□记者 王倩玫
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座椅中,官帽椅是最经典的类型之一。
官帽椅,以其形制简约、线条流畅著称,几百年来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不管在古在今,在厅堂还是在书房,都从容坐镇,安定祥和。
官帽椅是典型的明式家具代表,因其搭脑左右外展,形若官帽两翅而得名。特别是人端坐在椅子上,以脑后仰于搭脑之上,恰如头戴官帽,形象而生动。
按形制和适用地域,官帽椅可分为主要用于北方的四出头官帽椅,以及主要用于南方的南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指椅背搭脑的两端和两个扶手都有出头的造型,这种椅子的式样和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相似,因此得名。
四出头官帽椅又被称为“北官”,此种形式的椅具形成于宋元时期,较早的“北官”是大同华严寺所藏的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四出头扶手椅,其造型说明四出头官帽椅的雏形已经形成。
早期其搭脑、扶手、联帮棍均是直材,联帮棍上细下粗,鹅颈稍弯,后经过发展,产生了使用弯材的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的造型特点是:其背板多为“S”形,且多用一块整板制成,造型朴素大方,圆形立柱与后腿一木连做,两扶手正中下接连帮棍,以下粗上细直立,人坐在椅上比较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是明式椅具中的精品。
南方匠师称南官帽椅为“文椅”。南官帽椅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其直交的枨子为特征,它看似朴素,其实极为考究,造型生动灵巧,清新别致。
南官帽椅通常分为高背式和矮背式两类,后者的高度一般不会超过100厘米,其中高背式者较为舒适。它可以看作是四出头官帽椅的一种改良,一般被认为出现在明末。
南官帽椅的主要特点是搭脑和扶手两端不出头,拐角圆润,流露出优雅圆浑的感觉。它采用“挖烟袋锅”式的榫卯制作工艺处理出平整、流畅的效果。
此外,南官帽椅的正中靠背常用厚材开出“S”形板,这是根据人体脊椎曲线设计而成的,靠上去感觉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