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潇 视频 张婉婷
2022年初,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要求,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产生了2022年度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件件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更加注重提升群众获得感、更加注重提升群众安全感、更加注重补齐民生短板。一年后,我们翻开2022年民生实事“年度答卷”,一起来“阅卷”。
点击播放视频
2022年,我市将推进社区签约医生“下沉服务”、推进全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用、AED配备及应急救护培训等3项工作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日前,记者从市卫健局获悉,目前所有市级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均达到100%,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近日,在千祥镇前马村青岩自然村,责任医生陈利华携带血压计、血糖仪等,上门为村里家庭签约对象服务。“家里老人有什么不舒服,只要打个电话,陈医生就会上门来看病送药,真的很方便。”村民陈艳红说。
像陈利华这样的签约家庭医生在我市有560余人。2022年,我市积极推进社区签约医生“下沉服务”提质扩面,截至目前,签约总人数40.4万人,签约任务完成率100.06%,其中有效签约30.2万人,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86.16%,签约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除了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2022年,我市还从推动全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用工作着手,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将93项检验项目、180项影像检查项目纳入结果互认范围。“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提升患者跨医院就医体验,解决重复检查、看病贵的利民举措。”市卫健局医政医管科科长李君权说,目前我市检验检查互认范围已扩大开展至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覆盖率100%。2022年1月以来,我市各医疗机构累计互认34.76万次,互认率达55.12%,节约医疗费用1697.22万元。
与此同时,2022年3月以来,我市以打造“15分钟急救圈”为理念开展AED配备及放置点救护员证培训工作,以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急救体系。截至目前,已在公共场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114个AED,覆盖我市18个镇乡街道,完成线下普及培训21万人次,持证培训8986人次(其中救护员证培训4399人次,CPR+AED培训4587人次)。
编辑:严格格二审:董之震终审: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