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国道东阳白峰岭至李宅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发布日期: 2023-03-13 18:10 来源: 东阳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 ] 浏览次数: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527 国道东阳白峰岭至李宅段改建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金华市东阳市

建设内容:本项目推荐线起点位于东阳与嵊州交界处,与527国道嵊州段顺接,沿老路拓宽,在现状白峰隧道北侧新建单洞隧道(原隧道路面进行改造并增加消防设施),利用现有通道下穿甬金高速,穿过虎鹿镇镇区,利用预留通道下穿甬金铁路,经巍山镇,沿怀万线老路拓宽,利用现状通道下穿诸永高速,经六石街道,上跨白溪、东阳江,与S310交叉,设置菱形互通进行交通转换,终点与现状527国道顺接,路线全长约27.881公里。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总投资估算约267497.72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主要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白溪、北江、乌竹溪、鹤岩溪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东阳江省级湿地公园既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工程沿线水体及水生生物、沿线植被、野生动物、水土保持设施以及耕地、林地、景观资源等。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沿线村庄、居民区、学校等,详见表1。

表1 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所在路段

里程范围

线路形式

方位

高差/m

距道路边界距离/m

距道路中心线距离/m

1

溪口

起点~三甘塘互通

K2+950~K3+700

路基

北侧

-6.4~-0.8

9

22

2

东阳市溪口小学

起点~三甘塘互通

K3+650~K3+700

路基

北侧

-4.0~-3.6

149

162

3

新周村

起点~三甘塘互通

K3+900~K4+900

路基

东西两侧

-2.3~4.2

10

23

4

堤莲湖

起点~三甘塘互通

K4+900~K5+200

路基

西侧

-0.8~0

200

213

5

坑下

起点~三甘塘互通

K5+450~K5+850

路基

东西两侧

-1.8~2.1

17

30

6

白峰

起点~三甘塘互通

K6+450~K6+900

路基

东西两侧

-2.1~0.2

5

18

7

蔡宅

起点~三甘塘互通

K6+840~K6+950

路基

西侧

-2.0~0

257

270

8

黎明

起点~三甘塘互通

K7+900~K8+350

路基

东侧

-2.5~0

8

25

9

东阳市虎鹿镇中学

起点~三甘塘互通

K8+140~K8+360

路基

西侧

-2.6~-2.3

100

117

10

厦程里村

起点~三甘塘互通

K8+700~K9+900

路基

东西两侧

-1.2~-0.5

4

21

11

东山村

起点~三甘塘互通

K10+040~K10+700

路基

东侧

-1.0~2.9

4

21

12

孙宅村

起点~三甘塘互通

K10+150~K10+500

路基

西侧

-3.0~-2.4

104

121

13

长太

起点~三甘塘互通

K12+050~K12+150

路基

西侧

-3.6~-2.8

83

100

14

三甘塘

三甘塘互通

K12+730~K13+040

三甘塘互通AK0+250~AK0+550

路基+桥梁

南侧

-2.5~0.8

106(距匝道65)

123(距匝道70)

15

任宅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3+430~K13+820

路基

南侧

-2.3~-0.8

35

52

16

下沈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3+400~K13+620

路基

北侧

-3.6~-1.2

152

169

17

朱家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4+450~K14+700

路基+桥梁

北侧

-4.8~-0.5

28

45

18

光里湖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5+370~K15+600

路基+桥梁

南侧

-6.8~-3.0

34

51

19

平安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6+400~K16+700

路基

北侧

-1.0~1.0

132

149

20

东三沿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6+830~K17+000

路基

南侧

0.2~1.6

31

50

21

象山地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7+100~K17+200

路基

北侧

1.0~2.8

150

170

22

东张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7+400~K18+150

路基

南侧

-4.2~-1.2

13

32

23

怀鲁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7+760~K18+300

路基

北侧

-0.5~3.0

49

66

24

弘地星晨名轩

三甘塘互通~终点

K

路基

北侧

-1.0~1.0

43

60

25

苛山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8+800~K19+300

路基

北侧

-2.5~0.5

13

30

26

厦炬路

三甘塘互通~终点

K19+850~K20+150

路基

北侧

-2.0~1.5

13

30

27

康夏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0+600~K21+000

路基

南北两侧

-3.5~3.5

6

23

28

夏家塔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1+100~K21+200

路基

北侧

0~3.8

170

187

29

蟠松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1+300~K22+100

路基

南侧、东侧

-2.0~4.3

137

154

30

后头塘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2+300~K23+050

路基

西侧

-2.0~2.6

22

39

31

应家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3+020~K23+300

路基

东侧

-1.5~2.5

95

112

32

大圳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3+450~K23+550

路基

东侧

-1.5~0

22

39

33

下石塘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3+450~K23+630

路基

西侧

-1.0~0.5

77

94

34

紫岩山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4+220~K24+680

路基

西侧

-3.0~-1.0

57

74

35

周店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4+950~K25+100

路基

西侧

-2.5~-1.0

65

82

36

仓里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5+200~K25+280

路基

西侧

-2.5~-1.5

112

129

37

岩口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5+150~K25+400

路基

东侧

-2.5~0

90

107

38

石头丘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6+200~K26+300

路基

东侧

-2.5~-0.5

125

142

39

白泥坎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6+250~K26+550

路基

西侧

-5.5~-3.5

172

189

40

登干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6+650~K26+940

路基

西侧

-5.2~-3.6

23

40

41

下蒋

三甘塘互通~终点

K26+850~K27+180

路基

东侧

-5.0~-1.0

53

70

42

徐村

李宅互通

K28+550~K28+750

路基

西侧

-5.0~-3.0

141

158

43

大屋

李宅互通

YK28+720~YK28+940

路基

西侧

-5.0~-3.0

66

83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桥梁、隧道、道路等施工以及施工车辆运输,其中开挖机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是最主要的。本工程沿线敏感点相对较为集中,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施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根据预测结果各声环境保护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需采取声屏障、隔声窗等声环境防护措施,进一步减轻其声环境影响。

2、大气环境

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既有管线施工、路面拆除、隧道开挖、道路施工扬尘及车辆行驶二次扬尘,对近距离敏感点,施工扬尘将产生一定影响。路面铺浇沥青时会有少量的沥青烟气。但这些大气环境影响只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就会消失。

运营期的废气主要为过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NOx、CO等,影响区域局限在道路两侧。随着油品质量及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逐步减小。

3、水环境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对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管或清运处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工程所设桥梁基础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和泥浆池内,部分泥浆回用,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绿化或路面洒水,钻渣利用沉淀池进行固化不外排。

运营期污水主要为综合服务站生活污水和路面径流,生活污水纳管或清运处理,路面径流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工程涉及东阳江省级湿地公园段设置径流收集设施。本项目建成后对涉及河道河势稳定无明显影响,对河道行洪能力无不利影响,且本项目将进行水域占补平衡。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建筑垃圾按照相关管理办法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运营期固废主要为综合服务站生活垃圾和道路养护时收集的路面垃圾,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路面垃圾由养护工人收集后弃至指定垃圾收集点。

5、生态环境

工程施工过程中临时占地、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将会对工程施工期项目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工程施工期扰动水域,会影响流域水生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噪声会对工程沿线动物造成影响,但是区域动物资源受人类生活影响,动物较少,工程建设对动物的影响不大。工程沿线涉及湿地公园及生态保护红线,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面积,在生态敏感区内不设置施工场地,同时落实施工期环保措施,降低对敏感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实施后,严格落实湿地公园路段径流收集装置,落实突发环境应急预案,降低对沿线生态环境的风险。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做好临时隔声围护,如确需夜间连续作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居民。

运营期主要通过采用隔声屏障、隔声窗等措施减轻声环境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施工物料堆放远离河道水体,设置排水沟,生活污水纳管或清运处理。

运营期做好路面养护,综合服务站生活污水纳管或清运处理。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做好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进出车辆冲洗等工作。合理设置物料堆场等施工场地位置,尽可能远离沿线敏感点。

运营期道路养护单位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路面清扫、洒水工作,有效抑制路面扬尘。

4、固体废弃物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施工期建筑垃圾及弃渣等按照相关规定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妥善处理。

运营期综合服务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5、生态环境

施工期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占地,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减少对施工区域周围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教育,防止对工程范围外生态的人为破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进度;施工废水回用;做好噪声防治工作,尽量避免噪声对周边野生动物的扰动。

运营期,严格落实湿地公园段径流收集装置,落实突发环境应急预案,落实环评相关措施、落实水土保持报告中各项措施,降低对沿线生态环境的风险。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符合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东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符合东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本项目建成后,对提升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完善国道路网及区域路网结构,提升国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东阳主城区交通快速通道,打造浙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为东阳“万亩千亿”平台融入义舟甬通道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基础保障均具有重大意义。项目建成运营对沿线声、大气、生态等环境要素将带来一定的影响,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及环境标准,落实各项环保对策和措施,其环境影响可控制可降至最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本项目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

征求意见的范围: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①设计、施工和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问题;②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对拟建项目的态度等。

公众意见反馈途径:相关单位及个人在公示期间(10个工作日)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东阳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  址:东阳市世贸大道180号

联系电话:0579-89310812

2、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向往街199号3号楼

联系电话:0571-87331040

3、环保审批部门: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

地  址:东阳市艺海北路388号东阳市行政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579-86924420

八、环评报告审批前公示

在报送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可在环评单位网站(http://www.zjshjkj.com)进行公开查阅。


                                         东阳市交通运输局

                                      东阳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