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为什么要贯穿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级段?如何引导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让孩子有平稳过渡的机会和实践空间。近日,东阳市千祥中心幼儿园结对东阳市千祥镇中心小学根据“幼小衔接”双方工作行事历又一次开展推进活动。
据悉,本次衔接推进活动以前期双方学校“幼小衔接签约”为切入点,以孩子们的身心、生活、学习为抓手,实实在在地把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主要问题作为衔接“突破点”来开展。在千祥中心小学校长楼尧舜、千祥中心幼儿园园长马杭笑的带头实践下,让该镇的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地。
让衔接工作从“虚”到“实”
“为改变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衔接机制不健全等现状,我们制定幼小衔接顶层目标,我们大家有想法可以现场交流、补充整改。”该园教师代表和千祥小学低段教师开展了面对面的“头脑风暴”教研交流会。
“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有哪些共同性?可以怎样挖掘适合我们镇内孩子的主题课程体系?”在共同教研过程中,双方教师根据《3-6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对相应学段儿童身心特点、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学习能力等进行行为解读,合作设计探究式、体验式、游戏化的主题课程体系。活动现场每位参会教师人人有发言、人人能参与。
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让衔接工作从“虚”到“实”转变,双方结对共同体还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镇内治理力度,既要优质资源共享,又要打造乡镇园公民办协同发展。
让衔接工作从“实”到“细”
衔接工作想要真正开展的好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落实,更要做到从“实”到“细”的实践部署。
该园结合市级学前教育文件精神,首先加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公民办幼儿园规范、优化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点于大班第二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幼儿园参会教师王莉莉这样说。
随着交流活动的推进,双方教师还谈到实施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和镇内小学做好对接工作,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把一年级第一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例如:基于 6-7 岁儿童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探究与幼儿园相衔接的教育教学方式;建构地方、学校、综合实践与幼儿园课程互融互通幼小衔接主题课程内容;理安排一日教学与活动,主要采取游戏、生活、综合化等方式实施衔接课程。
让衔接工作科学“衔”有效“接”
“我们带班教师觉得需要建立活动预设,有目的去推进这块工作。”
有了前期的部署,该园衔接工作小组还建立幼小双向衔接机制。确立镇内幼儿园与小学有效开展衔接工作机制,例如:三年衔接活动预设。每个年级段分为上下两学期进行活动预设,有走近小学体验哥哥姐姐们的小学一日生活,有幼小衔接专题座谈会,有结对校(园)教师双向跟岗活动,还有和小学哥哥姐姐一起过六一活动等等。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真正走近衔接。
同时该园还实行联合教科研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教科研作用,落实幼小衔接相关政策法规,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科研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科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科研制度。例如:建立幼小衔接“三方联动”实施。
“制定计划能有效推进活动。我们设置进度安排表,从‘准备部署、深入实施、深化衔接、总结提升’四个具体阶段活动内容的预设,提前让教师、孩子、家长做好准备,知道不同时间段的具体安排。”经过两个多小时交流研讨,教师们在这场双向奔赴中获得满满的力量与希望。
幼小衔接结对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在接下来的4月和5月时间段,该园即将协同小学开展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三方研讨会;结对校(园)教师双向角色互换,分别跟岗相对应的一日活动;开展同课异构互动评课等实践活动。(通讯员:张 琦)
一审:张 琦
二审:马杭笑
三审:斯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