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全市将开展针对病媒生物的“六清活动”。活动期间,全市所有单位、社区、村居要清理积水容器、户内外杂物、下水道沟渠、盆盆罐罐、地下车库、屋顶露台,确保不漏任何盲点死角。
夏季是病媒生物滋生和繁殖的高峰期,为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4月份起,市爱卫办对全市18个镇乡街道每月组织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动态掌握辖区蚊虫密度。从监测结果看,我市布雷图指数持续走高,白纹伊蚊成蚊数也呈上升态势,一旦虫媒传染病输入,仍然存在传播风险。对此,市爱卫办将通过实施科学、绿色、综合、持续的灭蚊防制措施,有效降低全市公共环境以及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的蚊虫密度,确保全市蚊虫密度控制水平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严防虫媒传染病传播。
除环境治理外,市爱卫办将会同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动员卫健系统工作人员、志愿者队伍、社会热心人士等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切实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加强对各镇乡街道的工作培训,对所有涉及责任人、操作人员、巡查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市爱卫办还将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履行监管职能,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监督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密度超标的单位依法予以处罚、曝光。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和布局病媒生物防制信息化工程,努力为病媒生物防制插上信息化“翅膀”。2022年,我市城市病媒防制服务群众“一呼达”应用场景入选省级试点建设。截至目前,该应用主要功能模块已正式上线运行。广大市民群众通过“健康东阳”微信公众号功能栏中的“健康服务”,一键进入“病媒防制”专区,在“一呼达”应用场景中,便可学习城市病媒防制知识、查询就近病媒药物领取地点、自助选择病媒消杀服务企业,并对城市生活中的病媒生物工作薄弱点、工作漏洞进行报告投诉等。
下一步,市爱卫办将按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持续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部门合作与协调,加强蚊媒传染病的宣传和科普,全面提高全市居民的病媒生物防制意识,让市民度过一个“无蚊”的夏季。
来源:东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