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旭华 通讯员 吴姚红 蒋乔琳
15日下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市文保所工作人员联合第三方专业测绘机构完成了最后一处古建筑构件的信息采集。“外业采集工作终于收官喽!”现场蹲守的所长吕海萍情不自禁地欢呼。
此举也意味着,经过将近4个月的奔波,我市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1524处不可移动文物外业采集工作,比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规定的时间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了田野调查。
自“四普”工作启动以来,我市迅速行动,成立了市“四普”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性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市文保所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组建了3支常态化的普查队伍,对普查工作人员就业务知识、调查方法、新技术应用等进行全方位培训,于7月份正式启动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按照普查工作标准规范,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1524处不可移动文物(含6处国保单位、10处省保单位、141处市保单位、326处文保点)逐一核实。
“文物普查不仅要核实现存文物数量以及文物安全状况,更要提升数据准确性和信息完整性,从而更好地溯本求源,可以更细致更全面地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吕海萍表示,以往受限于技术力量,很多文物数据不清、信息不全。“四普”引入了无人机航拍、RTK定位、影像拍摄等新技术手段,“无人机航拍以其广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机动性,可以高效捕捉文物及周边环境全貌,为后续文物分析、保护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空中视角资料。RTK定位技术运用可以将文物位置信息控制在厘米级。”市文保所业务科科长蔡栋栋介绍,不久前普查工作队前往白云街道西甑山,普查9处摩崖题刻。因为题刻隐藏在山崖石壁间,历经多年风雨侵蚀,表面风化较为严重,文字大多漫漶不清,较难辨认。“我们在相对空旷的位置用无人机多角度高清拍摄,而在狭窄的山道上用数码相机多次重复拍摄,确保捕捉到每一个细节。特别是之前记载存在差异的题刻,新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接近文物的真相。”
我市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金华第五位,数量多而普查工作时间紧、要求高。为此,市“四普”办构建了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通过紧密联系镇乡街道,充分利用文化站、网格员、文保员等基层力量加快推进普查。如城区傅家巷古建筑众多,居住人员复杂,在街道网格员协助下,普查人员快速掌握了产权关系,顺利获取了文物信息。业余文保员更是成为普查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与普查人员一同走访村民,协助普查队员与村民深入交流,得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保护需求。像画水镇文保员许春明陪同普查队员走访了全镇186处“三普点”,对每处文物的基本情况“手到擒来”;巍山镇史家庄历史文化爱好者叶朝阳不仅陪同普查,还捐赠了相关谱牒。
更可喜的是,通过与文化遗产领域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如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协文史委、住建局、农业局、历史文化研究会等沟通对接,以及市民和文保员、文保志愿者的积极提供,普查队获得了大量文物资源线索,目前已掌握95处文物新线索,如画水吴汉桥、虎鹿溪口宋墓等。随着普查工作深入,文物新线索还有望增加。
文物普查既是核查,又是打捞,更是宣传,还是保护。市文保所编印了《文物建筑安全提醒手册》,在普查过程中发放宣讲,向住户普及文物消防安全知识;对于普查中发现的文物安全隐患,及时向镇乡街道反馈,指导督促整改;在此过程中还承办了金华市文保消防技能大比武。在普查过程中发现一些私人产权的古建筑存在白蚁入侵危及结构安全的情况,市文保所工作人员都会提醒户主,给出专业建议。
以文铸魂,以物塑形。普查过程显示,我市多年持续推进文物保护,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大为增强,绝大多数文物保存较好。但也发现,因为产权关系复杂,一些私人产权古建处境不容乐观,亟须探索建立更具效力的保护机制,加大政府对文保事业的资金投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撬动民间资金参与;同时创新做好文物建筑保护的后半篇文章,以合理利用促进有效保护,从而真正达到文物普查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