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委员:
您的《关于针织产业发展规划推进配套建设和服务的建议》已收悉,我局经认真研读答复如下:
诚如您建议中所言,针织服装行业为我市的传统产业,2023年我市拥有针织服装行业规上企业127家,企业家数占规上企业18.2%,规上产值达到63.4亿元,规上产值占全市7.9%,列全市第4,已初步形成了纺织、织造、印染、服装的产业链,形成了以针织面料、针织品制造、服装加工为主的三大类支柱型产业。
虽然我市的针织服装行业近年来每年均稳步增长,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针织服装产业户均产值规模偏小。2023年,我市127家规上针织服装户均产值规模为0.5亿元,仅为全市规上企业户均产值规模的44%。无产值超10亿元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仅8家,仅占全市亿元企业的6%,产值在5000万元-亿元企业16家,产值在3000万元-5000万元企业38家,产值在2000万元—3000万元企业有65家,占全部针织服装企业51.1%。
二是针织服装产业税收贡献度相对较低。针织服装产业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内销产品主要以义乌、杭州、广州市场为主等,近几年电商直播销售额占比开始提高,在满足基本税收情况下企业选择不开票或者少开票,2023年规上针织服装产业税收占全市工业税收的8%左右。规上针织服装企业从业人数13000余人,占全市规上企业的15%。
三是针织服装产业层次偏低。我市服装产业企业中高端面料、知名品牌企业较少,产品多为中低端。服装为其他企业代工为主,仅骆豪西装、水中花内衣等少量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同力服装、乐婧服装、毅龙制衣等亿元企业以出口为主,无自主品牌。目前,针织协会打造的“东针”品牌,名声还略显不足。
结合您的建议并根据我市针织服装行业现状,我们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以下方面工作:
1.按照金华统一部署开展金华市重点产业链(针织服装为重点产业链之一)培育工作,金华层面已出台工作方案,制定了工作目标,我市由市商务局牵头建立了工作机制。下一步将配合金华出台针织服装产业规划及谋划好相关产业政策。
2.加快推动针织服装小微企业园的建设。目前,我市已有巨和一期、江北培育中心、东海小微园、华泰产业园、可津小微园、万洋众创城二期7个以针织服装产业为主的小微企业园,目前已入驻针织服装小微企业130余家,已培育规上企业11家。下一步,我市将推动江北针织服装小微园建设,该小微园占地139亩,由政府投资建设,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入驻成本。
3.推动针织服装行业的数字化改造。我市去年在磁性材料行业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了行业推广扩面。组织了全市针织服装行业规上企业的数字化改造现场会,确定了针织服装行业数字化改造总承包商,迭代完善数字化改造奖补政策。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行业数字化改造进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4.完善涉企增值化服务体系建设。去年我市建立了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并实体化运作,中心入驻了发改、经信、财政、科技、人力社保、金融等主要涉企部门,为企业提供除审批许可类外涉及政策、人才、金融等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梳理涉企服务事项,完善服务内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5.加强与东阳市针织协会的合作与互动。今年根据产业链培育行动,将进一步加强与协会的互动交流,推荐优秀企业参加金华制造优品评选,积极组织企业参展,开展行业座谈等,共同推进我市针织服装行业的稳步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包锴 联系电话:0579—86655844
东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 年5 月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