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公开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建议议案 >

关于对东阳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15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6-14 14:38 来源: 东阳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号: [ ] 浏览次数:

吴功强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做好东阳非遗传承“文章”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近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先后创建了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省级传统民居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列入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县市。文化基因解码成果全省优秀,木雕文化入选“浙江文化标识”,获评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佳县,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保护非遗传承人。我们也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做了积极的努力。

一、积极培育青年传承人。通过9批次认定,我市共有传承人272名,其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占比持续上升。联合两所高校开创非遗课程,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育工作。将东阳锡艺、东阳竹编引进横店影视学院,开设校外课程,已持续五年。2020年指导东阳职教中心打造非遗青创基地,除了木雕,还把竹编、锡艺、古建营造、针刺无骨花灯、东白茶、面塑、麦秆画、古法印染8个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基地。提供场地、设备、生源,借助传承人的力量,让学生掌握传统技艺,促进更多年轻人进入传承体系,参与非遗保护。并且,该校将和传承人共同研发体系化的非遗视频以及研学课程,以现代教学方式创新非遗保护工作,孵化出更多“传统技能+现代创意”的综合型人才。下一步,我们计划联合更多高校与机构,畅通信息沟通平台,撮合有学艺意向的年轻人和收徒意向的传承人,让“收徒难”的局面有所改观。

二、致力打造传承平台。2019年在卢宅景区设立非遗街区,给予优惠政策邀请非遗传承人入驻街区,一方面定期开展研学游非遗体验活动,扩大非遗项目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帮助传承人增加社会影响力和创收。创建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培育传承人,开设传统工艺振兴讲堂,提升传承人素养。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文投集团继续推进非遗街区建设,提升非遗街区文化内容,完善街区文旅项目,打响非遗街区品牌。同时针对各门类继续开设各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大传承人培育力度。

三、鼓励融入现代生活。联合商务局打造“吴宁守艺”非遗区域公用品牌,入库30多个非遗文创商品,培育一批东阳非遗文创伴手礼,积极推介东阳非遗参加国家、省级层面的宣传展示活动,扩大影响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创意设计团队,引进当下“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手段,深入打造“吴宁守艺”非遗区域公用品牌,让非遗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更贴近年轻人,为传承人解决传承难、销售难、创新难等诸多问题。

再次感谢你对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吴海刚    联系电话:0579-86643789

东阳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