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 >> 市卫生健康局 >> 卫生健康 >> 卫生防治

“盐多必失” 控盐有方

发布日期:2024-09-20 15:31 来源:东阳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盐,一旦人体缺少盐分,会得低钠血症,进而出现食欲低、四肢无力、眩晕,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厌食、心率加速等。盐对于人体必不可少,但过量摄入盐分,它就会成为健康“杀手”,升高血压,损伤肾功能、胃健康甚至诱发胃癌,影响钙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等。

《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老年人、儿童应酌情减量。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选盐?怎么控盐?在此,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作详细科普。

盐大致有井矿盐、湖盐、海盐等,它们只是来源不同,本质上都是氯化钠,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低钠盐、加碘盐、无盐需正确认识后才能选用。

低钠盐与普通盐相比,氯化钠含量降了三成左右,又加入了30%的氯化钾。在几乎不影响咸味的同时,低钠盐不仅减少了钠的摄入量,又增加了钾的摄入量。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减少水钠潴留现象。因此,在平时饮食中,可以将普通盐换为低钠盐。但并不意味着低钠盐就可以随便摄入,还是要按照标准,控制盐的总摄入量。需要注意的是,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肾脏病人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切勿食用,较多的钾不能有效排出体外会导致高血钾,易造成心律不齐、心衰。

按照中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毫克/千克。如果每人每天摄入5克盐,减去约20%的烹调损失,可以从加碘盐中可摄入100微克碘,再加上水和食物中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的需碘量。如要食用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来满足一般成人的碘需要量,每天需吃105克鲜海带或3克干紫菜或45克虾皮。因此,生活在沿海城市且平时海产品摄入较多的人群,可以无需选择加碘食盐。如果平时海产品摄入不足或是碘缺乏地区,建议使用加碘盐。无碘盐适合以下两类人食用:一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另一类是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

食盐误区

误区一:食物尝起来不咸,盐就不超标。

答:并不是。其实许多食物,虽然尝起来不咸,却含有较多的“藏起来的盐”。如熟食、三明治、奶酪、罐头汤、话梅等,可能含有大量的钠、糖等调味剂,它们混合在一起后,盐的咸味被掩盖了。日常调味品中的甜面酱、蚝油、豆豉等都是“藏盐大户”,要特别注意用量。

误区二:减盐会令人乏力。

答:盐吃少了会没力气,这其实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以前,人们的盐分摄入量少,体力劳动强度大,在出汗多的情况下,会出现全身无力,这是低血钠的症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就目前的饮食结构和劳动强度,无需添加食盐,通过正常食物摄入就可满足人体对钠的生理需求。成年人每日对钠的需要量在400毫克左右,换算成盐约在1克左右,因此减盐不会让人感到乏力。

误区三:血压正常就不用减盐。

答: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年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果长期高盐饮食,对非高血压人群同样有健康危害。正常人群长期适度减盐,可减少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患病风险,因此减盐可以“防患于未然”。


来源:东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