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行政执法统计年报

发布时间: 2025-01-10 14:05

信息来源: 东阳市应急管理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国办发〔2023〕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8号)关于做好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工作要求,现将我单位 2024年数据分析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东阳市应急管理局在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按照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加强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管,依照执法检查工作计划,以强有力的执法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规范行政。严格落实“三项制度”,优化案件办理流程,修编自由裁量权教科书,规范应急管理执法工作,编制执法指引,动态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和权力责任清单,畅通法律救济途径。落实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2024年共集体商议讨论案件12起。

(二)日常监管常抓不懈。以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涉爆粉尘企业、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有限空间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专项执法等为重点,突出重大隐患的检查力度,有序开展日常监管,以执法促整改,全年督促企业完成隐患整改523家。对发现的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企业,按照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隐患必改的工作思路,以狠抓单位负责人履职为核心,以查处事故隐患为重点,坚持隐患整改全闭环的原则,全面高效开展监管执法工作。

(三)专项执法精准有力。制定《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全力以赴开展一案双罚精准执法攻坚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一厂多租宗地主、承租人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情形开展靶向式执法,拓宽了法条适用视角,大量以往未适用的法条、未处罚的情形首次办理,专项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领导带队、各科室主动参与,今年共办理一案双罚”121起,精准执法案件98起,全年罚没款总额226万余元。

(四)加强执法监督,依法履行部门职责。日常执法工作接受人大、纪委、司法部门的监督,执法工作中,充分发挥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作用,参与执法全过程监督。继续执行法律顾问聘任制,协助做好全局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确保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落实媒体曝光跟踪督办,通过《今日聚焦》、“歌画东阳”等栏目媒体公开曝光重点隐患,加大违法典型案例曝光力度,畅通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群防群治能力。

二、数据分析

(一)涉企处罚

2024年本单位涉企处罚304件,罚没款0.02亿元,其中处罚种类最多是罚款304件,警告 35件,不予处罚0件,暂扣许可证0件,责令停产停业0件,吊销许可证 0 件。

(二)行刑衔接

2024 年本单位行刑衔接移送案件0 件。

三、行政执法亮点工作

(一)队伍建设显著提升。执法力量得到大幅充实,人员增加1倍;专用执法车辆得到保障,并对各镇街执法车辆进行了制式涂装;新增了询问室等办公场所;新增了执法记录仪采集终端、光盘打印刻录一体机、高速扫描仪、电子签名板、智能档案柜、便携式打印机等系列执法装备,执法信息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每季开展执法业务培训或实操演训,升级充实“教科书式执法”内容,全员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或注册安全工程资格考试,一人通过法考、两人通过注安师考试,显著提升了队伍素养。

(二)委托执法成效明显。开展委托镇街执法,以综合执法办案2.0系统应用为抓手,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建立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对案件受理、调查取证、案件审批、文书制作、送达执行等各个执法环节开展业务培训;以规范自由裁量为抓手,不断提升执法质量。严格和准确把握执法的尺度,在自由裁量时,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基本一致,处罚幅度基本相当,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行政执法现存问题

(一)行政执法制度、机制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协同执法频次仍需增加。

(二)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委托镇街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执法队伍中法学专业、安全工程人才占比仍然偏低,需进一步充实。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办案制度再优化。编制《执法检查工作规范》、《案件主办负责制度》、《案件归档管理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执法仪使用管理规定》、《中层干部办案制度》等制度,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高效的执行体系、严格的监督体系;重点推动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二)规范建设再提升。继续加大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升级办案区,加大执法装备的采购力度,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规定》,确保装备发挥实际效能。 

(三)业务工作出亮点。在保持零败诉、零复议变更的基础上,在委托执法领域、行刑衔接领域、普法宣传、队伍建设、服务营商环境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将执法文化建设和形象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将执法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执法结合起来,深度发掘新时期应急管理执法中应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