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迎来了第16个全国“敬老月”。10月11日,东阳市“非遗一台戏”演出的首站便走进了当地规模最大、服务完善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南市养老中心,将传统艺术的温度与关怀送到老年群体身边。
演出现场暖意融融,老人们早早坐定等候。率先登场的是东阳大头舞《福禄寿喜》,瞬间点燃全场氛围,表演者身着彩衣、头戴憨态可掬的大头面具,迈着俏皮步伐穿梭在舞台间,逗得现场笑声连连。
接下来,国家级非遗东阳道情亮相,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洵梅用醇厚的东阳方言唱起《老吴讲故事》《东阳好地方》,熟悉的乡音勾起老人回忆,赢得阵阵掌声。
盾牌舞的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表演者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盾牌、刀枪、棍棒等武器,在激昂的鼓点中列队走阵,一招一式尽显豪迈之气。
画水镇许宅村的鱼灯舞紧随其后,数十盏造型灵动的鱼灯在演员手中“活”了过来,摆尾舞动,数十盏造型灵动的鱼灯在演员手中“游”动,仿佛活灵活现的鱼儿在荷塘里穿梭。
东阳傀儡戏同样精彩,傀儡戏《五福临门》的演员们头戴特色面具,夸张滑稽的肢体动作,让整场演出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东阳传统武术的登场,更是将现场气氛再次点燃。湖溪镇后山店村是远近闻名的武术之乡,此番带来了《盛世雄风》《大洪拳》等传统节目,一亮相便抓住了全场目光——表演者身着利落劲装,拳脚舒展如行云流水,出拳时刚劲有力、踢腿时稳扎稳打,一招一式尽显传统武术的精气神,让老人们看得格外投入。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非遗一台戏”的固定亮点环节,在后续的每一场演出中,这一承载着地方文化记忆的非遗项目都将准时登场。
演出落幕,温情不散。这场汇聚了东阳多项非遗精华的演出,用熟悉的乡音、鲜活的技艺、热闹的氛围,为南市养老中心的老人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敬老礼”。接下来,“非遗一台戏”将奔赴更多场所,持续推进非遗“三进”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更多角落,温暖更多人心,在新时代展现蓬勃生机、绽放独特光彩。
一审:吴海刚
二审:黄俊成
三审:葛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