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公开 | >> 信息公开目录 | >> 部门信息公开 | >> 市卫生健康局 | >> 卫生健康 | >> 卫生防治 |
夏季是健身季,不少人想在夏季塑造出好身材。然而,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需要掌握科学健身法,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夏日健身需“避雷”
高温时段谨慎锻炼。夏季中午11点至下午4点,气温常常飙升至峰值,人体极易因热量积聚而中暑,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因此,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锻炼,此时温度相对较低,空气也更清新,能为健身创造舒适的环境。
切勿忽视防晒补水。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晒伤皮肤,使皮肤老化。户外健身前,最好涂抹适量防晒霜。运动过程中记得及时补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隔20分钟左右饮用100-150毫升水,可适当饮用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钠、钾等电解质。
避免运动后贪凉。剧烈运动后,身体毛孔处于扩张状态,此时立刻吹空调、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体内,导致感冒、发烧,还可能引发肌肉痉挛。运动结束后,应先擦干汗水,待身体恢复平静、体温下降后,再用温水洗澡,水温以37~40℃为宜。
科学健身实用策略
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夏季适合选择消耗能量适中、散热较快的运动,游泳是绝佳选择,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负担,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瑜伽则能帮助放松身心,调节呼吸,在安静的练习中增强柔韧性和平衡力;在公园慢跑既能贴近自然,又能提升心肺功能。尽量避免打篮球、踢足球等长时间、高强度的对抗性运动,减少中暑风险。
有氧无氧科学搭配。有氧运动是在氧气充足状态下进行的低强度、持续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主要提升心肺功能和消耗脂肪;无氧运动则是“缺氧”状态下的高强度、爆发性运动,如举重、快速短跑、力量训练等,侧重增肌、提高力量和基础代谢率。一般建议先进行无氧运动,再进行有氧运动。完成无氧训练后,身体仍处于高代谢状态,此时继续进行有氧运动,能进一步消耗热量,提高燃脂效率。例如,可先进行30分钟的力量训练,如深蹲、卧推,再进行20~30分钟的跑步或跳绳。
精准把控运动强度与时间。建议将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可通过心率监测,将运动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220减年龄)的60%~70%。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避免过度疲劳。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呼吸急促、心跳过快且难以恢复等情况,应立即休息。
做好充分热身与放松。运动前,先进行5~10分钟的动态拉伸,如高抬腿、开合跳,激活肌肉和关节。运动后,进行10~15分钟的静态拉伸,重点放松腿部、肩颈等部位肌肉,缓解运动疲劳,减轻第二天的肌肉酸痛。
重视饮食营养搭配。运动后,身体急需补充能量和营养,可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鱼类、豆类,帮助修复和增长肌肉;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补充维生素和水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肠胃负担。此外,可适当食用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等。
来源:东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