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超君
8月2日,吴宁街道组织14个社区开展“六清”工作,重点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容器、下水道沟渠、户内外杂物及地下车库等场所进行全面清理和灭蚊消杀。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时值盛夏高温季节,蚊虫繁殖进入活跃期。蚊虫叮咬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更可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对市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吴宁街道是老城区,居民居住环境较集中,人口密度较大,人流量较多,绿化面积占比较高,公共区域及绿化带内的各类积水容器、下水道,极易成为蚊虫藏匿之所。以南岘新村为例,该区域绿化覆盖率高达30%,绿化带较多极易成为蚊虫藏匿之所。加之社区居住人口达3000余人,人口密度较大,容易形成蚊媒传染病。
为此,吴宁街道统一部署,组织专业消杀团队,配备烟雾喷淋机等专业设备,对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清扫,重点针对房前屋后转角处的积水区域、排水沟、垃圾站点及灌木丛等蚊媒易孳生场所进行集中消杀。消杀人员表示,本次采用的雾化机可使药水以气溶胶形式长时间悬浮于花草灌木丛中,药效持续时间长能有效灭蚊,阻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链。
在开展专业消杀的同时,街道还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区,对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绿化带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清理废弃或闲置的盆罐等各类容器,确保无积水残留。对于功能性储水容器如花盆托盘等,则要求居民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换水清理或采取加盖等防蚊措施。并要求社区监督物业公司建立病媒防治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灭蚊工作。此外,街道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入户宣传、小区居民群等多种渠道,向居民普及科学防蚊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据了解,吴宁街道已形成常态化“六清”工作机制,今年自5月启动该项工作以来,已完成3轮的积水容器清理和蚊虫消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