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文斌
每袋血液,都是一份生命礼物。连日来,我市无偿献血热潮持续升温,众多爱心市民主动走进中心血库,用滚烫的热血为临床用血保障注入温暖力量。
“我身体好,就多捐献一点,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今年50岁的卢卫兵,是东阳献血次数和总量最多的献血者,从2009年12月6日第一次献血以来,他已经累计献血139次,总量达55600毫升。
9月17日卢卫兵趁着休息时间,特意赶到中心血库,再次献出爱心。“第一次是在街上看到爱心献血车,想到可以帮助到别人就去尝试献血了。”卢卫兵说,因为自己献血次数多,刚开始家里人还比较担心,但自己身体一直很好,现在家里人也不反对了。他告诉记者,除了在东阳献血139次外,在义乌等地也献血30多次,前段时间,中华骨髓库联系他捐献骨髓,遗憾的是没有配型成功。
同样献血超百次的还有44岁的吕良洪。他是东阳市南市街道复夏小学的语文教师,从2004年起开启无偿献血之路,目前已完成109次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超45000毫升。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家长也变成献血的“积极分子”。“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是本分;作为市民,守护社会是本能。能为社会献上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我的价值。”吕良洪说。
9月18日,正在嘉兴从事管理工作的李成中,特意放下手头事务,跨越百余公里赶回东阳完成了又一次献血。“今天是个特殊日子,如今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我只是个普通人,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李成中话语朴实,满含真诚。今年52岁的他,坚持无偿献血已经20余年。截至目前,他累计献血35次,总献血量14000毫升。
除了普通市民中的“热血榜样”,医疗系统从业者也成为无偿献血的重要力量。市中心血库数据显示,全市献血量4000毫升以上的献血者共1469名,其中医护人员243名,占比达12.38%。
“无数献血者的爱心,汇聚成我们东阳的大爱,帮助了需要用血的患者,保证了医疗的正常开展。”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李文新说,目前,我市血库存处于“紧平衡用血”状态,只能满足急诊、抢救等紧急用血需求。随着秋冬季节临近,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频发将增加临床用血需求,若出现大量用血情况,库存可能面临进一步紧张,甚至影响医疗救治工作。目前,血库严格遵循“急诊用血、献血者本人、献血者直系亲属”的供血顺序,保障血液使用的合理性与紧迫性。“秋冬临床用血需求即将上升,希望符合献血条件的市民,可前往上述献血点,用一次举手之劳,为生命续航。”李文新呼吁。
为方便更多市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市中心血库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服务安排,增加献血车出车次数、增设爱心献血点。具体安排如下:每周二至周五18时30分至21时,献血车停靠振兴路夜市;每周六14时至20时30分,献血车停靠东阳银泰城1号门;每周日15时至21时,献血车停靠山口夜市。
献血者亦是政策福利的直接受益者。市民单女士曾献血400毫升,七年来她因生病输血,累计减免用血费用6.1万余元。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19日期间,东阳市爱心献血人次中,有1510人次申请用血费用减免,累计减免金额超113.88万元。
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定,献血400毫升的献血者本人终生免交临床用血费用,直系亲属五年内可享受献血量二倍的免费用血,五年后等量免交临床用血费用;献血满4000ml,可享受“三免”政策,即免费游览由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免交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是全国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跨省异地减免市,市民在东阳献血后,可在全国范围内公立医院直接享受费用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