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本地信息

农文体旅深度融合 添彩乡村“丰”景

发布日期: 2025-09-23 15:35 来源: 歌画东阳客户端 字号: [ ]

记者 张延宁 摄影 包康轩 胡扬

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近年来,我市深入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活力,让乡村既有“丰收的喜悦”,更有“发展的底气”,让广大农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村旅”融合促增收,绘就乡村共富画卷

近日,走进城东街道寀卢村,绿色的田野绵延数里,稻浪在微风中轻轻起伏。不远处,矗立着现代化的寀卢现代农业科技体验馆,与周边的田园风光和谐相融,续写着这座农业大村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碰撞融合的新故事。

寀卢村共享田园早稻丰收

寀卢村共享田园项目分为农田园区、亲水栈道、慢行步道、红枫大道、樱花大道、海棠大道、银杏大道、紫藤长廊、空中栈道、生态绿道等多个区块。依托“农业+旅游”,寀卢村大力培育民宿、餐饮、研学等业态,现代农业科技体验馆一经开放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及研学团队的来访。如今,村里不仅卖粮食,还形成了卖商品、卖风景、卖服务的“农业+”模式,每年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推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image.png

除了寀卢村,我市多个乡村也在农文旅融合的道路上探索出特色路径。南市街道梨枫村依托梨川漫谷景区,打造集高空玻璃栈道、管式滑道、天空月台等项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为村里创造了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湖溪镇八里湾村聚焦“亲子农旅”,打造趣野田园项目,亲子家庭可近距离接触田野,感受自然风光;三单乡三单村立足非遗资源,引进林栖三十六院项目,盘活“空心村”闲置农房,打造了山区里的“向往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实现“产业兴、村民富、生态美”,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村运”引领新风尚,激活乡村运动活力

连日来,我市各乡村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以前想锻炼没地方去,现在家门口就有篮球场、健身器材,还能参加村里的运动会,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劲儿!”谈及乡村体育变化,南市街道紫溪村村民邵阿姨说。

花园村村运会

今年以来,我市加速推进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不仅对原有老旧健身器材全面排查更换,更结合各村地形特点量身定制运动空间。截至目前,我市已利用城乡“金角银边”新改建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168个,“15分钟健身圈”在乡村的覆盖精度持续提升。

“村BA”现场

设施的完善,悄然催生了乡村运动热潮,一场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村级赛事,让乡村活力愈发高涨。我市多个行政村接连举办村级赛事活动,既涵盖篮球、田径、气排球等大众项目,也有贴合乡村生活的特色活动。南市街道紫溪村在文化特派员指导下,精准对接村民需求,策划的村运会堪称“全龄友好”,活动趣味十足,将运动会变成全村人的“欢乐集会”;在南马镇防军村,春节期间的“村BA”成了村里的年度盛事,运动员们以球会友,吸引不少村民前来观赛;而在南马镇花园村,规模盛大的村运会每年有上千人参赛,村民们在跑步、跳远等项目中各展风采,赛场边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些接地气的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村民体魄,更让乡村凝聚力在欢声笑语中不断增强。

“村艺”传承深底蕴,打造乡村文化IP

“青山绕,绿水长,岭上岭下美名扬。晨雾起,鸟欢唱,炊烟袅袅伴花香……”日前,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原创村歌大赛在江滨文化中心举行,各村代表队活力满满的歌声让我市农村的文艺活力再度绽放。

“村歌是我们乡村的‘声音名片’,每一句歌词都藏着家乡的故事。”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项赛事,我市大力推动原创村歌创作,在文化特派员的帮助下,鼓励各村挖掘本土特色,将乡村美景、产业发展、民俗风情融入旋律与歌词,让一曲曲村歌接地气、有感情。

这是我市乡村文艺活动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在湖溪镇镇西村,连续11年举办的“村晚”早已成为村民的年度文化盛宴;巍山镇古渊头村的“舞林大会”,吸引舞蹈爱好者们纷纷报名参赛,村民们在舞动中展现着乡村的精气神……如今,从村口的文化礼堂到田间的休闲广场,从悠扬的村歌到欢快的村舞,从热闹的“村晚”到鲜活的非遗展演,处处涌动的文艺热潮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