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15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废保甲制,设区、乡、村。5月24日,设立城关、上卢、巍山、玉山、湖溪、马宅、南马7个区人民政府。9月,建立李宅区,巍山区大怀、吴良乡入上卢区。11月,建立画水区。1949年底有9个区、8个镇、36个乡、488个行政村。
|
1950年5月22日,增设象岗、林浦2区。象岗区辖象岗、大同、梓溪3乡;林浦区辖歌山、石洞、合浦3乡。上卢区吴良乡入李宅区。画水区岘南乡入城关区。6月16日,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乡镇公所改称人民政府。6-11月,乡镇由原44个划分为124个。
|
|
1950年底和堂乡改罗屏乡。不久锦溪乡改上卢乡。
1951年7月,吴宁镇为县直属镇。1952年12月25日,吴宁镇改为吴宁区,巍山镇为县直属镇,王坎头、黄钱畈、李宅、吴良、渌石、岭口、横店、湖溪、千祥、南马为区辖镇。
1953年4月3日,梅坞乡斗鸡岩村入罗店乡。6月10日,上卢区大怀乡入巍山区。7月14日,岭口镇撤销、尖山设镇。9月19日,巧溪乡六村(西岘)入吴宁区。
1954年4月23日,设立吴宁镇居民委员会。
1955年1月4日,青石乡改名青溪乡。6月7日,吴宁区复名吴宁镇。12月9日,上卢区梅坞乡三村(包括浪坑坞、金家庄、杨树篷、瓦窑岗、伯叶村)划归甘泉乡。
1956年2月8日,乡镇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3月8日,撤销城关、李宅、湖溪、南马、画水5个区,所属21个乡为县辖。4月4日,中心乡屠梁、东山、北楼三个村入湖溪乡。4月14日,撤销区辖镇。10月15日,恢复画水区,辖南溪、王坎头、黄钱畈、洪塘乡。撤销象岗区,所辖乡划归巍山区。县辖的真理、李宅、红旗、吴良乡入上卢区。11月28日,东白乡分设东白、白溪2乡。年底共有6区、2镇、53乡。
|
1957年3月5日,湖溪乡分设湖溪、蟠谷乡;甘溪乡分设甘溪、甘泉乡。8月23日,李宅乡分设李宅、凤山乡;建设乡分设罗店、大爽乡;九峰乡分设罗峰、恒坑乡;云峰乡分设岭口、西营乡。11月恢复城关区,辖岘南、卢宅、甘溪、甘泉、白云乡;恢复南马区,辖南马、防军、明德、大联、大阳乡。恢复湖溪区,辖屏岩、横店、上湖、湖溪、蟠谷乡。
1958年3月28日,吴宁镇入城关区,巍山镇及林浦区的歌山乡入巍山区,撤销湖溪区,所辖屏岩、横店乡入南马区,上湖、湖溪、蟠谷乡入林浦区。巍山区恒坑、宅口2乡入玉山区。6月23日,甘泉乡入甘溪乡;凤山乡入李宅乡;湖沧乡入上卢乡;大爽乡入罗店乡。7月6日,屏岩乡入横店乡。7月17日,黎明乡木杓弯、前庄、桃树岩岭头、乌岩下、平岩顶村划归西营乡。象岗乡上林口、下林口村入桑梓乡。9月,建立9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城关、巍山、玉山、南马、画水以区为单位建立人民公社。上卢区分设真理、上卢人民公社,林浦区改湖溪人民公社,马宅区改和平人民公社。乡镇改为大队,不久改为管理区。李宅乡分设李宅、凤山管理区。红旗乡分设红旗、和平管理区。上卢乡分设上卢、湖沧管理区。西营乡入恒坑管理区。蟠谷乡入湖溪管理区。横店乡分设屏岩、横店管理区,划归湖溪人民公社。11月21日,磐安县全境并入东阳。年底有14个人民公社、77个管理区、1034个生产队。
|
1959年2月14日,甘溪管理区分设甘溪、甘泉管理区。渌石、新合管理区划部分村建立樟村管理区。恒坑管理区分设恒坑、西营管理区。撤销黎明管理区,增设八达管理区。湖溪管理区复设湖溪、蟠谷管理区。横店管理区改设禹阳、东溪管理区。中心、三联、和平管理区各划出部分村建立孔村(4月改为上马)管理区。千祥管理区原九峰乡大部分与防军管理区原柽溪乡建立柽溪管理区。2月19日,和平人民公社改名千祥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改名安文人民公社,卫星人民公社改名新渥人民公社,国庆人民公社改名双溪人民公社,灯塔人民公社改名尚湖人民公社。郭宅管理区改名茜畴管理区,增丰、湖山、郭一、石洞口、上田、前溪等生产队划归灯塔管理区。2月28日,增设横店、桑梓人民公社。湖溪人民公社的屏岩、禹阳、东溪管理区和南马人民公社的明德管理区划入横店人民公社。巍山人民桑梓、罗峰管理区和玉山人民公社的宅口、恒坑管理区划入桑梓人民公社。3月9日,真理人民公社改名李宅人民公社。4月2日,岘南管理区改为槐堂、罗屏管理区。桑梓管理区分设桑梓、谷岱管理区。千祥人民公社的和平管理区改为宅溪、徐宅管理区、宅溪管理区划入双溪人民公社。翠峰管理区分设翠南、翠峰管理区。仁川管理区分设仁川、胡庄(不久改羊庄)管理区。双溪管理区分为双溪、梓誉管理区。飞山管理区分设飞山、始峰管理区。盘峰、维新各划出部分村建立高二管理区。6月13日,吴宁、巍山、安文为县属镇。6月底有城关、李宅、上卢、巍山、桑梓、湖溪、横店、千祥、南马、画水、玉山、安文、新渥、双溪、盘山、尚湖16个人民公社,92个管理区,1276个生产队,6799个生产小队。11月3日,新渥人民公社并入安文人民公社。12月13日,撤销桑梓、横店人民公社,所属管理区分别归划巍山、湖溪、南马人民公社。12月15日,李宅人民公社和平管理区入红旗管理区,湖沧(仓)管理区入上卢管理区,樟村管理区分入吴良、六石、新合管理区,谷岱管理区入桑梓管理区,禹阳、东溪管理区合并为横店管理区,上马管理区并入中心、三联管理区、柽溪管理区入防军管理区,翠南管理区入翠峰管理区,羊庄管理区入仁川管理区。
1960年1月,上湖管理区的桥头、罗青、罗青部生产队人湖溪管理区。3月24日,李宅人民公社并入上卢人民公社,双溪人民公社并入安文人民公社,尚湖人民公社并入玉山人民公社。4月1日,甘泉管理区入甘溪管理区,吴良管理区分入六石、新合管理区。歌山管理区分入巍屏管理区,恒坑、罗峰管理区并为九峰管理区。撤销玉溪管理区,盘溪、上马石、下马石生产队入新东管理区;下溪生产队入尖山管理区;下孙、善部坑、黄各坑、黄檀溪入友谊管理区。蟠谷管理区入湖溪管理区。后田管理区分入灯塔、双溪管理区。双溪人民公社宅溪管理区并入千祥人民公社徐宅管理区。窈川管理区并入泉溪管理区。梓誉管理区并入双溪管理区。 5月6日,上卢人民公社真理管理区改名胜利管理区。始峰管理区并入飞山管理区。
1961年1月1日,上卢人民公社分设李宅、上卢人民公社。2月2日,南马人民公社防军管理区的九峰生产队入千祥管理区。4月23日,卢宅管理区西岘生产队划入吴宁镇。5月21日,四协管理区入飞山管理区。9月20日,李宅、上卢人民公社合并成立上卢区,其余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设区公所、管理区改设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生产队改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小队改为生产队。渌石管理区划出塔星、蟠松、后头塘、桥头、下石塘、应家、枫树下、祥湖、下溪头9个生产队,新合管理区划出王村、下家塔、里元半、里卜塘、后石、吴良、台盆、新屋、殿口、后金、樟村、炬路、永联、鹤峰、康厦15个生产队建立樟村人民公社。新合管理区改名怀鲁人民公社。罗店管理区改名罗山人民公社。桑梓管理区划出五丰、徐宅、水门坑3个生产队,九峰管理区划出麻车岭、上村、大山、五联、金门、上宅、白牛畈、石板、白岩地、上宅10个生产队建立上村人民公社。九峰管理区改名罗峰人民公社。东白管理区改名东方红人民公社。白溪管理区改名红星人民公社。湖溪管理区分为湖溪、蟠谷人民公社。茜畴管理区改名东阳江人民公社。安文区的白云管理区改名云山人民公社。年底共10个区,74个人民公社,1575个生产大队,10209个生产队。(详见36页表)
|
1962年6月5日,增设歌山、玉溪、青联、维风、四协5个人民公社。歌山人民公社由巍屏人民公社的歌山、象塘、新塘岗、夏楼、山头金、时雅(下马庄)、尚侃、前涨、建国(仁山)9个大队和东阳江人民公社的林头、和德、楼合、梓涧、新炼、五星、前岩、象山、红光(平头)9个大队组成。玉溪人民公社的新东人民公社的蟠溪、上马石、下马石3个大队、尖山公社的下溪大队和友谊人民公社的下孙、善部坑、黄各坑、黄檀溪4个大队组成。青联人民公社由湖溪人民公社的陈九坞、大伦坞、王潭、北楼、岩托下、东山、屠梁7个大队和中心人民公社的昌街、桥头、雅坑、坞口、西塘、坞坤、瑶村7个大队组成。维风人民公社由明德人民公社的莲塘、莲深、城头、夏源、后门、楼下、光田、孔宅、四合、下湖、严、米塘11个大队和大联人民公社的六联、澄塘、琴堂、三湖口、天桥山、殿下6个大队组成。四协人民公社由飞山人民公社划出15个大队组成。明德人民公社任湖田大队划入横店人民公社。防军人民公社的柏塔大队划入明德人民公社。8月18日,撤销上卢区,分设李宅、上卢、怀鲁3个中心人民公社;怀鲁管辖怀鲁、樟村、罗山3个人民公社。8月,大阳人民公社平坞大队划入黄田畈人民公社。
1963年5月7日,双溪人民公社金家、袁家、下屋3个大队划入八达人民公社。7月15日,撤销城关、画水两区,所属人民公社改为县属。
1964年3月6日,巍山、安文撤销镇建制。10月,撤销李宅、上卢、怀鲁3个中心人民公社,合并成立上卢工作组,行使区公所的职能,驻地六石口;成立城关工作组,驻地卢宅,辖城关、画水区所属10个人民公社。
1966年12月2日,14个人民公社改名:吴宁镇改名城关镇,卢宅改名东风,白云改名红卫,李宅改名红武,凤山改名红阳,古光改名八一,象岗改名赤卫,玉峰改名朝阳,玉溪改名立新,蟠谷改名南江,防军改名东升,明德改名向阳,翠峰改名新渥,飞山改名方前。12月9日,西营人民公社前庄、乌岩下大队划入八达人民公社。12月16日,新东人民公社平坑生产队划入西营人民公社山头俞大队。
1967年1月19日,赤卫人民公社居家亭大队列入桑梓人民公社。
1968年3-9月,各区相继建立革命领导小组,人民公社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2月14日,九和人民公社改名光明人民公社。
1979年4月21日,各区革命领导小组复名区公所。10月10日,6个人民公社改名:东风改名卢宅、红武改名李宅、朝阳改名玉峰、光明改名九和、立新改名玉溪、东升改名防军。
1980年7月12日,12个人民公社恢复原名或更名:城关镇复名吴宁镇、红卫复名白云、红阳复名凤山、八一复名古光、赤卫复名象岗、东方红复名东白、红星复名白溪、友谊更名湖宅、新东更名三单、灯塔更名郭宅、中心更名马宅、向阳复名明德。12月19日,建立东门、天网两个人民公社。东门人民公社由郭宅人民公社天山、铁店、岭潭、西家山、友谊(横眉岭)5个大队和八达人民公社樟村,东门、柴横、上碧连、新城、东山脚6个大队组成。天网人民公社从双峰人民公社划出8个大队组成。
1981年1-8月,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相继改为管理委员会。5月31日,巍山、安文恢复县属镇建制。人民公社相继更名,6月16日,桑梓更名佐村、上湖更名南上湖。11月26日,甘溪更名亭塘、胜利更名塘西、泉溪更名墨林。12月5日,建立吴宁镇东街、城南、西街、城北、城中5个居民委员会和巍山镇居民委员会、安文镇居民委员会。
1982年12月至1983年8月政社分设,相继重建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9月24日,建立卢宅居民委员会。11月7日,徐宅乡分设山店、徐宅乡。
1984年2月27日,原玉山区的西营、三单、玉溪乡与巍山区的佐村、宅口、罗峰、上村乡设佐村区,驻地佐村。
1985年2月12日,横店乡改为建制镇。3月29日,撤销卢宅乡,所属21个行政村并入吴宁镇。5月3日,六石、湖溪、千祥、南马乡改为建制镇。10月23日,黄田畈乡改为建制镇。
1986年1月31日,横店镇改为直属镇。
1987年1月1日,撤销城关区,所属亭塘、白云乡和上卢区的塘西乡划入吴宁镇,设吴宁镇的白云、亭塘、塘西办事处。黄田畈镇改为直属镇,洪塘乡划入黄田畈镇,设洪塘工作点。城关区的罗屏、槐堂、南溪、王坎头4乡改为直属乡。6月8日,建立吴宁镇朝阳居民委员会。6月17日,李宅、东阳江乡改为建制镇。
1988年1月1日,撤销巍山区,所属巍屏、古光、象岗、胡村4乡划入巍山镇,设巍山镇古光、象岗、胡村村办事处。虎鹿乡改为直属镇,东白、白溪乡划入,设虎鹿镇东白、白溪办事处。歌山乡改为直属乡。4月16日,马宅、大联、防军乡改为建制镇。4月29日,黄田畈镇洪塘工作点改为洪塘办事处。5月20日,郭宅乡上施、南华行政村划入东阳江镇。6月16日,建立巍山镇巍屏办事处。9月4日,王坎头乡更名画溪乡。
1988年底各区、镇、乡(办事处)概况
|
1949-1988年年末区、镇、乡(人民公社)、村数
|
|
注:(1)“当年”指当年年数,包括1949-1982年玉山区岭口、玉峰、尖山、友谊乡,1949-1954年玠溪乡,1949-1966年岭北乡,1958-1982年磐安县并入数字。(2)“现区域”数指1988年底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个数,即剔除现已不属东阳政区的数字。(3)1958-1960年括号内的“区个数”是大公社数;“乡(公社)个数”是管理区数:“村民(大队)委员会个数”是生产队数;“村民小组(生产队)个数”是生产小队数。
历代都、乡、镇名称对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