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东阳 > 史说东阳 > 东阳名人 > 清1616-1911

吴梦非(1893—1979)

发布日期: 2012-12-17 08:58 来源: 东阳市人民政府 字号: [ ] 浏览次数:

  吴梦非(1893—1979),音乐教育家、理论家,是我国音乐事业早期奠基人之一。东阳市巍山镇白坦村人。1911 年考进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2 年随从艺术大师李叔同学习音乐、美术。毕业后,先后在浙江、上海、江西等地任教音乐与美术。
  他曾参加南社,与柳亚子、邵力子、陈望道等共同进行文化活动。在1919 年五四运动时,他创办上海美术师范学校于现南市区小西门,聘请陈望道、丰子恺、刘盾平等为教员,自己兼任图案画、音乐教师,其妻王元贞也任中文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该校分图画科、图音科及图工科三科,每科又分初级和高级二班,全校共有300余人(该校后来扩充为上海大学),是我国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同时,他创办中华美育会,主编《美育》会刊,竭力提倡艺术教育。并在邵力子办的《民国日报》上主编文艺评论版。
  上世纪30 年代,吴梦非编写过好几种中等学校的音乐教科书,有开明书店出版的《初中乐理教书》1 册,正中书局出版的《初中音乐》3 册、《示范音乐》3 册、《简易师范音乐》4 册,还有《风琴弹奏法》等书。
  他编的音乐课本,大多数歌曲是在外国名曲上填歌词的。填词的是他妻子王元贞。有少数歌曲则是外国名曲配上中国古诗的。还有中国古代歌曲或民歌,并由吴梦非配上钢琴伴奏。白坦小学的校歌,也是由他俩合作的。
  1930 年,开明书店出版了他编译的《和声学大纲》,是中国最早问世的和声学书之一。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全国音协杭州分会的大量社会活动,任执委兼秘书主任。1954 年浙江省文联成立后,任省文联组织部副部长,又当选浙江省第二届人大代表。后调去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务处副主任。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二次文化会代表。写了《五四运动前后音乐美术方面回忆录》,并参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稿》的撰写工作。
  除音乐外,在美术方面也很有成就,上世纪30 年代著有《西画概要》等书。
  【主要参考文献】
  《梦圆集》
  根据吴梦非的同村人吴美伦之笔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