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0783K15043025N/2021-172366 | 发文字号: | 东政办发〔2021〕30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1-12-19 |
主题分类: |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办、政协办,人武部,法院,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5日印发
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1—2025年)》(浙政办发〔2021〕42号)和《金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金政办发〔2021〕80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污水治理城乡一体化,根据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目标
围绕“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歌画东阳”发展定位,实施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全面推进污水总管配套建设、各村支管工程建设、村内管网改造建设、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污终端改造建设、管网专业化运维等,为推动美丽东阳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到2023年底,实现镇乡(街道)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建成区范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覆盖,出水水质达标率95%以上;到2025年底,污水处理厂覆盖范围实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覆盖,非污水处理厂覆盖范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化全覆盖,标准化运维实现全覆盖,出水水质达标率96%以上,全面实现城乡污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分年度目标
2021年全市新建改造终端16个,纳厂新建改造自然村4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6.13%,出水水质达标率75.5%,日处理规模20吨以上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
2022年全市新建改造终端32个,纳厂新建改造自然村9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6.65%,出水水质达标率79.8%,实现既有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
2023年全市新建改造终端44个,纳厂新建改造自然村10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7.25%,出水水质达标率84.5%。
2024年全市新建改造终端60个,纳厂新建改造自然村20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8.14%,出水水质达标率90.7%。
2025年全市新建改造终端64个,纳厂新建改造自然村26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8.85%,出水水质达标率96.5%。
分年度任务实施计划表详见附件。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摸清现状。2021年内彻底摸清行政村、自然村、常住和户籍人口、地下管网设施、现有处理设施与农户生活污水接入处理设施情况(以下简称农户接户)等基础信息。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出水水质达标率和农户接户率等数据信息收集和录入;2022年1月底前完成农村地下管网运行情况数据信息收集和录入,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更新完善。
(二)编制规划实施。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划定纳厂处理、集中设施处理、终端设施处理或管控治理范围和对象,实现全域精准治理。完成《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规划2021-2025年)》编制,指导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五年行动。
(三)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针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不折不扣、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落实。整改问题牵头部门要按上报的整改时限及时做好验收、销号工作,并加强日常巡查检查,确保问题不反弹。
(四)加强新建项目质量进度把控。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抓好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规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规范标准,加强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监管。遵循项目实施客观规律,按照五年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周期,进度服从质量,严格把好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确保建成一个、达标一个,防止运动式、一刀切。
(五)强化运维管理。严格执行《浙江省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评分标准(试行)》和《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评价标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过程管理导则》,坚持城乡一体化运维、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管网、泵站,处理设施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体系,实现排水和污水设施“一张图、一张网、一个主体管到底”,全面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完善企业自检、政府委托检测和监督性监测的水质监测体系,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真实可靠。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制定运维环节产生的污泥、栅渣、油脂等废弃物的处置方案并逐步推进实施。
(六)深化数字改革。按照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数字化监管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建设要求,同步做好前端信息采集设备和本级监管服务子系统的配套建设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完成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强化数据分析和场景应用,实现省市县乡一体联动,规划、建设、运维全流程管理,管理服务、监督检查、综合评价、辅助决策全方位赋能的数字化闭环管理机制。2022年底前,日处理能力200吨以上处理设施率先实现进出水水量、水质在线监测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实现水量、水质等在线监测数据实时上传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数字化改革贯穿于城乡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维和决策分析全过程,加快推进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争取在2025年底前全面实现基础信息数字化、水质监测动态化、问题处置便捷化、辅助决策智能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按照《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和浙江省、金华市有关要求,明确职能部门和职责,按需配强污水治理工作队伍,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组织相关部门、镇乡(街道)定期会商研判,确保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以融资为主、财政保障为辅模式落实我市各类治污水项目资金保障。积极利用金融支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统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浙江省和金华市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污水处理费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
(三)强化督导考核。各责任部门要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将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各项工作纳入城市风貌提升、美丽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改善大会战等工作年度考核重点内容。市五水共治办、水务局要加强工作督导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或推进不力而导致农村生活污水问题频发的部门单位、镇乡(街道),通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由此被上级媒体曝光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予以严肃问责。
(四)加大宣传培训。持续推进宣传贯彻《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加强治水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专家团和帮扶小组多频次多时段深入基层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鼓励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倡导新闻媒体对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引导单位、村企、群众建好雨污设施,依法依规排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附件:东阳市2021-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计划表
东阳市2021-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计划表
序号 | 县(市、区) | 处理设施建设 | 报废拆除设施数(个) | 2021年底设施总数(个) | 管网建设 | 总投资估算(万元) | |||||||||
新建处理设施(个) | 改造处理设施(个) | 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估算(万元) | |||||||||||||
新建处理设施总数 | 新建纳厂设施数 | 新建集中处理终端数 | 新建户用处理设备数 | 改造设施总数 | 纳厂改造设施数 | 提升改造设施数 | 新建管网数(千米)(管径≥100mm) | 改造管网数(千米)(管径≥100mm) | 管网建设投资估算(万元) | ||||||
2021 | 东阳 | 0 | 0 | 0 | 0 | 65 | 49 | 16 | 2970 | 2(已报废) | 1175 | 60.14 | 13.26 | 24712.2 | 27682.2 |
2022 | 东阳 | 0 | 0 | 0 | 0 | 130 | 98 | 32 | 1920 | 0 | 1175 | 30 | 120 | 30104 | 32024 |
2023 | 东阳 | 2 | 1 | 1 | 0 | 150 | 107 | 43 | 3360 | 0 | 1177 | 34 | 140 | 37841 | 41201 |
2024 | 东阳 | 5 | 3 | 2 | 0 | 260 | 202 | 58 | 4860 | 0 | 1182 | 35 | 300 | 63431 | 68292 |
2025 | 东阳 | 5 | 3 | 2 | 0 | 321 | 259 | 62 | 5400 | 0 | 1187 | 46 | 320 | 71072 | 76472 |
合计 | 12 | 7 | 5 | 0 | 926 | 715 | 211 | 18510 | 2 | 5896 | 205.14 | 893.26 | 227160.2 | 2456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