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 |
一、非遗街区活动精彩纷呈
依托非遗街区,共开展非遗系列活动550多场,其中非遗集市16场,曲艺表演50多场,非遗学堂360多场,研学游9场,非遗讲座4场,道情培训班4场,各场馆开展非遗公益性宣传与传承活动100多场。
二、传统营造保护持续推进
东阳传统民居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成功入围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中央美术学院驻浙江东阳传统工艺工作站成功举办浙江省传统古建筑工种技能工人培训班两期。开展了东阳市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传承基地年度考评。
三、助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我市被列为全省文化基因解码推进工程试点县市并召开现场推进会。作为文化基因解码的重点业务单位,承担了基因解码重点项目的资料提供、决策咨询、文案撰写等工作任务,并积极参与东阳特色饮食体验、非遗街区体验等会务筹备与承办,承担了东阳道情、东阳土布、马坦故事三个项目解码任务并撰写解码报告。
四、濒危项目保护有序推进
6月,市非遗中心联合婺剧传承中心开展国遗项目翻九楼保护行动。召开座谈会,为传承人招徒,组织培训班,建立培训与展演基地,翻九楼抢救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非遗街区探索常态运行
多次召开座谈与调研,探索非遗街区市场化与公益性相结合运行模式。以委托第三方的形式开展场馆评估、标书设计、公开招营、专家评标等程序,完成非遗街区招营工作。
六、非遗保护协会成立
6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大会在市美术馆举行。市非遗保护协会将不断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探索非遗保护新途径,搭建非遗传承新平台,激发非遗发展新动能。
七、对外文化交流成效显著
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交流7场。2位传承人获国家薪传奖荣誉称号,5位传承人作品获省 “2020年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奖项,2位传承人作品获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奖。在“2019金华文旅好评榜”系列评选活动,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卢宅营造技艺获“金华好传承”奖,2位传承人作品获“金华好手礼”奖。10月,组织10多位传承人作品参加“大师汇”东阳旅游商品展。5月,央视CCTV-2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东阳卢宅非遗夜市聚人气、促消费、点亮夜经济!
八、非遗下乡活动广受欢迎
开展东阳非遗一台戏下乡活动,共送非遗展演进文化礼堂、进景区、进军营活动近20场,深受地方群众欢迎。
九、非遗名录建设持续推进
玉石雕刻、香榧加工技艺、箍桶、青枣加工技艺、钉秤、迎胡公等6项非遗项目列入第八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十、非遗丛书编撰初见成效
完成非遗丛书《东阳非遗概览》、《传承人口述史》三校,出版《东阳传统民居营造技术》上下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