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磁性电子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1-06-28 18:35 来源: 东阳市人民政府 字号: [ ] 浏览次数:

一、发展现状

浙江是磁性材料产业大省,东阳是磁性材料最大的产区、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中国磁都。“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磁性电子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成为东阳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与全国主要磁性产业集聚区相比,东阳磁性电子产业无论在产业规模、空间集聚,还是在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协作水平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

1、总量规模大,支撑东阳经济发展

东阳市磁性电子产业经过多年的整合提升,已成为支撑东阳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5年,全市共有磁性电子企业1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54家,其中,磁性材料企业40家,电子企业1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磁性材料产业经济规模约占全省磁性材料产业60%以上,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是全国的磁性材料产业大市。

2、区域集聚高,集群发展态势明显

作为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磁性电子产业在工业园区改造升级、亩产税收清理规范等工作成效显现,磁性电子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成为国内铁氧体和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最密集的地区。全市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横店和李宅,并在横店建立了省级横店电子产业园区和磁性材料工业功能区。磁性材料企业主要分布在以横店东磁为中心的横店和以凯文磁钢为中心的城东街道、李宅;电子电器企业则在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镇街均有分布,如横店、歌山、巍山、南马、白云、城东、六石等。

3、龙头企业优,引领产业做大做强

在“三名”工程等的强力推动下,东阳磁性电子产业龙头企业质效齐升,在全国甚至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在磁性材料方面,横店东磁是国内最大的铁氧体软磁材料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永磁预烧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生产企业,英洛华磁业是仅次于中科三环的国内第二大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凯文磁钢是以专业生产大弧度瓦形铁氧体永磁材料见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子领域方面,英洛华电子是国内最大的电子陶瓷生产厂家之一。2016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磁性材料与器件分会落户东阳,进一步提升东阳磁性材料产业的区域地位,提高产业话语权。

4、生产配套好,形成良好协作机制

经过多年的整合提升,磁性电子产业已形成从铁氧体预烧料到磁材器件和电机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专业协作水平不断增强。在产业链上游,已开发生产铁氧体预烧料和磁粉,使磁性产业的产品加工链延伸到原材料供应环节;在产业链下游,已开发与磁性材料密切相关的音响、扬声器、芯片、磁电机、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产品和机电设备产品,并涉足新能源产业等,改变了多年来只生产磁钢产品的单一结构,有效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

(二)优势与机遇

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东阳磁性电子产业已逐渐形成齐全的产品系列、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健全的市场体系,能够满足新兴市场对产品的新需求、节能环保技术对磁性材料的新要求和政府对产业引领的新导向,“十三五”时期,东阳磁性电子产业发展机遇较大。

1、产品品种齐全,满足新兴市场需求

随着电子信息产品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高性能磁性电子材料在汽车电子、4G、物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领域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国际市场有所下降,但国内市场消费升级换代正在加速,汽车、通讯等下游行业的销售量仍将持续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工业4.0、智能制造、机器人等快速发展,都将对磁性电子产业产生巨大需求。

东阳磁性电子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能批量生产铁氧体永磁、铁氧体软磁、钕铁硼稀土永磁、橡塑磁4大门类70多个品种20000多个规格的磁材产品,基本涵盖了家电、汽车、计算机、通讯、医疗、航天、军事等主要应用领域,能满足消费产品升级和制造方式提升对磁性材料的需求,为磁性电子产业快速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2、科技水平领先,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及全球资源持续紧张、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使用更环保设备、生产更节能产品成为大势所趋。在变频家电行业和工业产品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的具有节能减排功效的超高效永磁电动机、调速高效永磁电动机,绿色照明、绿色能源等绿色环保工程中应用的电子节能灯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等,都对磁性电子材料提出新的要求;而风力发电、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磁材的需求巨大,将带动磁材行业进入新的里程。

东阳磁性电子产业生产设备国内领先,质量检测设备、标准化生产体系优良,部分产品技术含量可与日本顶尖水平相媲美。截至2015年末,共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8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建有国家磁性材料专利导航工程1个,拥有外聘专家13名,研究生以上学历48名,磁性材料高级工程师126名,工程师324名。在节能环保领域已打下扎实基础:高效永磁电动机领域,联宜电机基础扎实;电子节能灯、LED方面,得邦照明已取得一定成就;新能源汽车领域,横店东磁已开展相关部署。

3、市场优势突出,满足国家政策导向

磁性材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中国磁性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均鼓励大力发展磁性材料。国家拉动内需投资计划、4G/5G建设、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等刺激内需消费政策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针,均为磁性电子材料产业指明方向。

东阳磁性电子材料行业作为东阳支柱产业,优势突出。一方面,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客户稳定率均较高,市场地位突出;并广泛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国内、国际产品销售和交易,进一步加速了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经验丰富,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具有较强的敏锐度,吸收能力强、效率高,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化生产,为企业带来效益,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良好的客户关系、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三)短板与挑战

与先进地区相比,特别是与美、日、欧等磁性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产品品质依旧不高、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再加上国内产品同质竞争激烈,依然面临着易被发达国家取代、后发地区赶超和原料市场冲击等挑战。

1、产品品质较低,易被发达国家限制

虽然东阳是我省乃至全国磁性电子产业大市,磁性材料产量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较大比重,但设备、工艺、技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多项电子元器件产品产量已达到一定规模,而高端产品依旧依赖进口。出口国际市场的磁性电子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发达国家进入磁性电子产业早于中国,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一方面,许多世界著名磁性电子产业制造企业已在国内建立了合资或独资生产企业,如日本的TDK,欧洲的PHILIPS、VAC,美国的ARNORD等;另一方面,在“制造业回归”浪潮中,欧美等老牌磁性电子企业又在本土重新布局高端产品生产线。东阳磁性电子企业欲在高性能、高档次产品实现突破,必须面对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和装备强大的挑战,努力提高磁性电子产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

2、同质竞争激烈,易受原料市场冲击

磁性电子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产品应用范围广,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性较小,同质化竞争矛盾突出。特别在行情不好的时期,中小企业凭借较低的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往往采取降价走量的竞争策略,导致利润空间不断下降,行业内部经常出现价格倾轧的局面,造成产业内部无序化、低档化的恶性竞争。

磁材是一种取材于基础材料再加工的配件产品,对原材料的依存度很大。近年来,铁矿石、稀土等初级原料产品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在国家把稀土纳入指令性计划、对稀土实行总量控制等政策的冲击下,稀土原料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挤压磁材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基础元器件用国产关键材料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电子行业高端化发展的首要瓶颈。东阳磁性电子产业欲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低端锁定、低价竞争的局面,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3、设备更新缓慢,易让后发地区赶超

作为磁性电子材料产业的先发地区,东阳大多企业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虽然近年来政府、企业大力采取“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项目提升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视野狭小、企业实力薄弱等多方面因素,对设备更新重视不足或速度较慢,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还造成一定的安全、环境隐患。

磁性电子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了国内其他地区企业大举介入,特别是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给东阳磁性电子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东阳磁性电子产业欲与具备原材料、设备等优势的后发地区竞争,必须加快“机器换人”步伐,进一步优化工艺和流程,加强与上下游的紧密合作,走产业链竞争之路。

二、东阳磁性电子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引领转型升级,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促进赶超发展,坚持“工业强市”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供给优化为主线,加快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构建以横店电子工业园区和东阳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南北协同、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格局,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为东阳工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战略定位

立足东阳磁性电子产业基础,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将东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东阳永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稀土钕铁硼等领域在产品、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按照高标准定位,加强配方研制、工艺优化、设备升级等全产业链提升和整合,进一步提高东阳磁性材料产业技术水平、管理模式、制造标准和产品品质,力争更多高端产品替代进口,拓展中高端领域出口份额,在未来引领世界磁材发展潮流。以技术与合作等为纽带,建立产业联盟,坚持龙头引领,抱团发展,提高东阳磁性材料整体水平,将东阳磁性材料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

——全国知名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围绕磁性材料主要应用领域,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东阳良好的产业配套体系、装备能力为基础,紧抓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这两个关键环节,打造与磁性材料企业无缝对接合作模式、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加快调整和优化电子元器件产业结构,在电机、电声、照明等领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打造全国知名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具有全国领导地位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

(三)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推进技术、产品、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各种创新要素集聚,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坚持人才为本。加快培养东阳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磁性电子产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坚持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东阳磁性电子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形成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氛围,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坚持协调发展。既要坚持龙头带动,加快发展磁性材料、照明、电机、电声等领域龙头企业,发挥好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又要坚持分工协作,发挥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专业化作用,促进产业整体协调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磁性电子领域渗透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效率。加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促进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以“低碳化、循环化、节约化和集约化”为导向,加快绿色改造升级,加强节能环保产品研发应用,不断提高绿色精益制造能力,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四)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磁性电子产业在产业规模、研发创新、结构调整、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实质提升,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磁性电子产业产值确保达到260亿元,力争280亿元,进一步提升“中国磁都”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和以磁性材料为基础的全国知名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

2、具体目标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末,规模以上磁性电子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其中磁性材料230亿元,电子元器件30亿元。

——研发创新实现新突破。到2020年末,规模以上磁性电子企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6%;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国家级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个以上,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到2020年末,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横店东磁),超20亿元的企业2家(英洛华磁业)。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中元磁业);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产品档次不断提升,力争到2020年国内高档磁性材料产品产量比例提高至80%。

——智造水平形成新优势。以横店东磁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实现永磁铁氧体生产全流程的“两化”融合,基本达到无人化生产;规模以上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的压制、检分、投料、球磨等主要工序,实现“机器换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85以上。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装备数控化率明显提高,智能制造模式逐渐推行。

——绿色发展达到新高度。到2020年末,规模以上磁性电子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下达目标,绿色制造模式逐渐推行。

具体内容见附件。

东政办发〔2017〕119号附件东阳市磁性电子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