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长松岗工业功能区规划

发布日期: 2021-06-28 17:36 来源: 东阳市人民政府 字号: [ ] 浏览次数:

前        言

东阳市长松岗工业功能区作为东阳市最大的工业接纳地和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区块,规划方面在东阳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已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区位于东阳市城市东北侧,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北有甬金高速公路及其道口、规划甬金铁路东阳货站、南为贯通东阳市区的广福东街,一期范围内经五路、纬六路、经十一路等道路已开工建设,土地条件业已基本成熟。    我院于2007年11月通过公开招标,受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委托参与功能区核心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主要针对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现状和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对功能区核心区域整体城市空间形态和重点地段进行城市设计,以更好的控制与引导功能区未来的开发建设和提升功能区整体城市形象,并解决原规划道路网络穿越区内山体造成的巨大工程量以及产业用地如何利用山地特征等问题。

一、城市概况

东阳历史悠久,公元195年建县制,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素有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之美称。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面积1739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约8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逐步形成了以磁性电子、医药化工、针织服装、工艺美术、建筑建材等为五大支柱的产业结构。

二、回顾与总结

(一)我国开发区的演进

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开发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从我国开发区演进规律分析,开发区大多经过三个特征明显的阶段。

成型期阶段:开发区以外资推动型实现增长,主要依托国家和地方优惠扶持性政策,形成在投资与发展环境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大量投资来实现原始积累和外延扩大。这一阶段一般需要5年时间,规模一般小于10平方公里。

成长期阶段:因各地开发区政策日益趋同,使得开发区政策性优势明显弱化,开发区功能上逐步向多功能复合方向发展转化;开发区与周边非开发区形成发展上的“位势梯度”,这种位势梯度决定了开发区在区域发展中处于高位运行,起到带动促进作用,这一阶段一般要5~10年,开发区进一步扩张,规模可达20~30平方公里。

成熟期阶段:开发区增长已不再依赖优惠性政策而转向依靠自身的体制优势和创新机制,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优势梯度逐步缩小,并融入所在区域整体运行中,这一阶段一般需要15~20年时间。

(二)东阳经济开发区演进

东阳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1994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12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在工业结构上形成四大工业区块,分别为城西工业区块、老城工业区块江北工业区块以及城东工业区块(包括长松岗工业功能区)。开发区在产业发展上充分集聚东阳的传统优势行业,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发区产业以服装、针织、工艺品、电子机件、汽配等为主导。

(三)开发区存在问题

1、规划的编制成果在工业区的管理层面出现了脱节和失调,致使规划的一些意图和控制指标很难由下一层次的设计落实到建设中。由于工业区建设是属于“筑巢引凤”式,是随落户企业的需求进行操作的,因而一般只把招商引资、发展各类企业作为工业开发区的第一要务,而把规划的一些控制条件看成是工业区发展的障碍和制约因素。

2、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开发区投产的企业,分属10多个行业,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处于初级分工状态,由于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较少,导致资源无法向优势企业集聚,大、中、小企业间的纵向分工关系发育不充分,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

3、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开发区平均企业占地面积都较大,而对于企业而言,常出现土地闲置、厂房空闲等情况。

4、传统的规划对工业区在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变、调节措施,规划没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较大的弹性空间来适应工业区的发展。

三、项目情况简介

本次规划长松岗工业功能区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区”)位于东阳市区东北部,城东工业区块内,距东阳市新中心约5-6公里,甬金高速公路以及甬金铁路从核心区北侧通过。规划南起广福东街,北至北麓东街,东至石马溪,西至桐坑溪,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00.6公顷。

核心区范围内环境特征十分明显,用地条件并不十分有利于开发建设,中部低山缓丘地带植被良好,东、西两侧石马溪、桐坑溪两条南北向溪流穿过,为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如何尽可能少损害自然环境,借用自然条件创建生态型工业区也就成为规划解决一个重点问题。

四、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

1、法律、部门规章、国标、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4)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2、地方法规文件

(5)浙政发(1994)152号《关于加强省级开发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6)浙建规(1995)《省级开发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若干规定》

(7)《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8)《东阳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3-2010年)

(9)《东阳长松岗工业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6

(10)《东阳市村庄布点规划》

(11)《东阳市桐坑溪清水河道整治工程》

(12)其他有关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等

(二)规划原则

1、坚持可操作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确定分期实施的建设范围和步骤,使规划既有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又有分期实施的现实性,远近结合,合理控制,有序建设,有机更新。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土地的高程、坡向等因素,科学组织各类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多种组合的工业地块,满足不同规模、性质企业的需求充分体现土地价值,

3、坚持整体性原则——充分考虑本规划区块城市总体发展要求,强调本区与东阳城市各大功能区的相互促进与功能互补,以强化城市功能,创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   4、坚持经济性原则——综合考虑核心区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区内农居拆迁,挖填土方等,以节省开发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5、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心理需求,行为特征,审美观念及社会环境,强调产业区和社区建设的生态型、文化型和智能型。

五、规划目标

规划通过对东阳市现有及未来产业发展的特征、长松岗工业功能区核心区块地形地貌、东阳市城市建设特点等多方面的分析研究,确定本区域的规划目标,规划强调对现状丘陵地形的有效应用、对不同类别产业用地的优化选择、对土地利用的价值最大化以及对本区建设的较少投入,力求至规划期末将本区建设成为高效化、生态化、园林化、智能化的现代产业园区。并提出以下三个分目标:——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城市风貌特色形成的过程,是城市强化个性、体现个性的重点。规划通过对物质空间环境和城市性标志形象的塑造,以及宝贵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力求将本区建设成为独具山地特征的工业园区。——建设高效的产业园区    产业功能区承担了城市主要的生产功能,其高效性尤为重要,建设高效的产业园区是本功能区块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规划着重强调对现有山地地形的利用、路网及市政工程设施建设成本的节省和建设速度的快捷,以达到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企业省时省钱进驻及高效投产,园区高效高速的建设进度的目的。——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    在土地宏观调控的全国大背景下,建立完善的用地指标控制体系是实现本功能区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目标的重要手段,本规划将从产业特征、用地特征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用地的性质选择和控制指标,尽可能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具体内容见附件。

东阳市长松岗工业功能区规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