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3-11-16 08:52 来源: 市科技局 字号: [ ] 浏览次数:

 政策原文:关于印发《东阳市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一、政策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东阳打造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经济强市,打造人才集聚、生态良好的科创高地的关键时期,我市要在“重要窗口”伟大实践中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高水平建设科创高地和创新型城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根据国家、省、金华市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和《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展《东阳市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二、政策制定过程

《规划》编制工作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由科技局相关领导主持开展的。

2020年2月,东阳市科技局成立了以局长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局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的科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召开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了科技创新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  

自2020年3月以来,编制规划工作专班先后四次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学习研讨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十四届七次会议精神,通过学习研究,及时确定了编制工作思路,明确了编制工作的重点,确立了文本编制框架。

2020年7-8月,携相关专家对我市重点科技工作平台进行实地调研,先后调研了汽车城青创中心、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浙江孚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纳陶瓷新材有限公司等,对我市科技工作进行梳理摸排,确保规划内容的充实性与有效性。

2020年7月17日,与经信、人社等多部门进行座谈沟通,对接各部门专项规划。2020年8月14日,金华科技局携“十四五”规划编制团队到东阳科技局对接沟通,再次邀请相关部门参加座谈,根据金华科技规划编制思路及各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对《规划(初稿)》进行修改,确保科技规划与之衔接,协同有序推进全市规划编制工作。

2020年10月12日,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发改局、经信局、人才办等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2021年初,结合我市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及上级科技部门的《规划》初稿,进行多轮修改完善,并于5月初将《规划》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进行逐字逐句修改。经过多次易稿,于2021年6月底形成评审稿。

2021年7月1日,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召开规划论证会,现已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审议稿。

三、政策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十三五” 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主要任务实施情况、“十四五” 规划实施中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判、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规划主要指标和实施的对策建议等七个方面。

(一)“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我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1项主要指标中,6项指标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项指标因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无法对比,4项指标未公布,整体完成情况良好。

(二)“十三五” 规划主要任务实施情况

一是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二是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三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重大成效、四是人才引进培育取得重大成效。

(三)“十四五” 规划实施中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判

我们提出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三大发展机遇和四大挑战。

三大发展机遇:一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主动融入G60科创走廊,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发展机遇;二是主动融入浙江省全球创新策源地建设,建设东阳科技城,打造区域性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机遇;三是金华市持续加强金义科创廊道建设,深化“8710”科技支撑行动的发展机遇。

四大挑战:一是科技投入仍显不足,二是创新主体培育有待加强,三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滞后,四是孵化器建设有待加强。

(四)“十四五” 规划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会议、金华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东阳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两市三地两园”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着力实施创新强基、产业赋能、主体培育、人才集聚、协同开放、生态循环工程,建设企业创新和人才创新高地,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创新,全面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循环生态链,高水平建设科创高地和创新型城市,力争创建国家、省创新型县(市),努力建设成为浙中重要的区域性科创高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水平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歌画东阳”,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贡献战略科技力量。

(五)“十四五” 规划发展定位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牢固树立“浙中重要的区域性科创高地”发展定位,高水平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歌画东阳”,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贡献战略科技力量。

(六)“十四五” 规划发展目标

着力建设“一高地、六中心”(浙中重要的区域性科创高地,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磁性电子技术创新中心、医药健康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现代建筑与交通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七)“十四五” 规划主要指标

力争实现科技创新发展重要指标“五倍增、五提升”

——“五倍增”,即R&D经费支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金华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数、技术交易额实现倍增。

——“五提升”,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金华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家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顶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大幅提升。

(八)“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是组织实施“创新强基工程”,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二是组织实施“产业赋能工程”,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三是组织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四是组织实施“人才引育工程”,打造县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五是组织实施“协同开放工程”,融入全球创新策源地建设;六是组织实施“生态循环工程”,构建十联动双循环生态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一把手”亲自挂帅、主抓统管,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管、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领导体制。完善高效协同的科技决策和治理机制,组建东阳市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大科技投入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加大对科创平台、人才计划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前沿研究等的财政科技投入,对重大科创平台和载体实行“一事一议”,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确保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实施科技新政

实施新一轮科技新政,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人才团队的支持力度,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充分发挥政策最大效应,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四)强化监测评价

科学制定“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路线图、时间表、项目库,把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分解区相关部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促进各项规划任务的落实。

(五)加强科普宣传

深入实施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强科普宣传载体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解读单位:东阳市科学技术局

解读人:方韩飞

联系电话:0579-8665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