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关于印发《东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一、编制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建设,根据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编制《东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数字政府建设的6项重点任务。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
(一)总体要求。包括2方面内容。
1.指导思想。遵循省、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要求,立足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水平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歌画东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党建统领、以民为本、协同联动、数字赋能、创新发展原则,紧扣“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理念建设现代型数字政府。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数字政府,建成高标准的“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之城,基本实现“无证明城市”,争创全省智慧城市东阳样板,成为浙江打造数字政府“重要窗口”的重要板块。
(二)主要任务。主要包括6项任务。
1.建立融合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一是推进政府运行整体协同,提升政府治理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二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撑,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推进数字政府体制机制改革,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2.建设惠企便民的政府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政务服务集约智慧,探索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智慧化服务供给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大厅智慧化改造项目,持续推动“一件事”迭代升级。二是促进公共服务高效优质,推动社保待遇资格透明认证系统和未来学校建设两大重点项目,加快构建与人口特征、态势相匹配“线上线下贯通、服务丰富便捷”的智慧化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快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助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优化,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3.打造智慧引领的政府治理体系。一是建设精准科学的经济治理,建好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大脑,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和全球最强的影视拍摄基地提供有力、高效的数字化支撑。建好数字木雕红木家居发展系统,助力红木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东阳红木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构建智能精准的社会治理模式,着力打造“未来社区”,建立社会治理“全要素网格”,积极探索智慧警务新模式,深入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与服务,搭建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物联网络,优化提升水利数字信息监控系统,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继续加强“智慧农业”建设,持续推进自然资源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持续推进“智慧横店”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建设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花园”应用。三是健全融合协作的生态治理,系统推进南江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数字赋能,加快建设“生态环境资源一张图”,建立及时感知、全面互联、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体系。四是完善智控敏捷的应急治理,推动应急事故快速救援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风险防控、应急救援、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处置能力。
4.构建公平高效的一网通管体系。一是全面支撑部门联合监管,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推进“综合查一次”和“监管一件事”,促进跨部门监管执法,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领域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是强化信用监管机制,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在行业信用监管领域的融合应用,完善政企数据流通机制,实现市场主体经营证照、投诉举报、执法监管、行政诉讼、失信联合惩戒等信息“应规尽规”。三是提升重点领域监管能力,对重点产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追溯体系,推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5.完善开放共享的数据治理体系。一是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二是持续优化数据共享机制,结合东阳实际情况,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和方法,提升各部门对数据共享及资源协同的认识,依法加大共享力度,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依托城市大脑,全面强化市镇两级联动。三是持续深化数据资源要素应用,加快推广省市统筹的支撑平台和资源应用,深化公共支撑系统和协同应用建设。
6.建设统筹智慧的技术支撑体系。一是建设泛在智慧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智慧化的感知资源体系,加快推动“一张网”进程,持续提升“一朵云”平台。二是优化提升东阳“城市大脑”,推动东阳“数字孪生”。三是持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政务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完善安全态势感知与监测。四是建立健全综合运维保障体系,健全政府信息化项目运维体系。明确运维流程职责分工及相关约束,统一各部门运维专业技术需求,确保运维服务工作有序、高效。建设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变“故障处理”的传统管理为“预测优化”的主动管理。
(三)保障措施。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筹管理、完善制度规范、强化资源保障等四个方面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