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八婺文化,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万年上山、世界稻源”“千年文脉、浙学之源”“百年宣言、信仰之源”,也可能会想起婺剧、黄宾虹、施光南、艾青、李渔、胡公……八婺文化既有“满天星”,也有“当空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金华发布联合金华各县(市、区)和金华开发区政务发布特别策划推出“擦亮八婺文化金名片”系列报道,展现新时代八婺文化繁荣发展,为以示范引领姿态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提及中国影视文化,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横店不可或缺。
行走在横店影视城,古色古香的建筑、热闹繁华的街市仿佛能带人穿越回某个历史瞬间——一转身可能是北宋的繁华市井,再一转身则是充满旧上海风情的梦幻外滩。在这里,每一处景象、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时间回到1996年,这个叫横店的小镇,悄然搭建起了它的第一个电影实景拍摄建筑群,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之后近30年间,它用近乎神话一样的建设速度,数十年如一日地培育影视文化产业,用金华人所特有的“无中生有”的魔力,把“横店”两个字刻画成中国电影的标志性符号。
光影逐梦,横店游戏。
横店,在金华东阳勾勒出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画卷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复刻着当年的
诗意风华
这座影视文化的梦幻之都
正穿越时光
向你款款走来
破浪前行
横店“好戏连台”
《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墨雨云间》……今年上半年,一部部由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入区企业出品的精品电视剧持续引发全网观众的追剧热潮。在一系列优质影视作品的引领下,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除了造景搭台外,横店持续加强影视内容项目投入,不断迭代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和科技应用。正因如此,众多剧组和企业纷纷前来入驻,“横店出品”也不断出彩破圈,实现文化高质量输出,助力横店不断擦亮金字招牌,实现影视文化之梦。
日前,国内首部听障人士手语古装剧《王妃归来》在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基地完成拍摄。制片人戈李扬介绍:“横店产业配套完善,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剧组来了扭上灯泡就能拍,省心又省钱。”
△国内首部听障人士手语古装剧《王妃归来》拍摄现场
横店的高科技影视制作技术也是吸引剧组前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演员站在高10米、弧长36米的LED大环屏前,大屏里随时切换着不同季节的森林场景,景与人虚实结合,镜头内直接生成最终图像画面。
这是由横店影视城与杭州时光坐标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第三代数字虚拟摄影棚。时光坐标影视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虚拟拍摄技术,剧组可以将一些后期环节前置到拍摄阶段,大大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如今,实验区已合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拍摄系统,引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道具制作生产线,通过后期前置,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时光坐标横店数字虚拟棚拍摄区
10年前,横店影视城优质拍摄场景较少、能承载的影视题材类型较为单一。从全国层面看,彼时各地影视基地同质化竞争激烈,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成长的烦恼”。
为破题,横店勇当试点改革先锋,先后承接完成超过20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相继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在政策扶持下,横店出台了众多创新举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构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创办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率先探索实施“横漂”演员职称晋升办法等。通过这些平台建设和运营,为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一系列改革力度之大,让正午阳光影视公司董事长侯鸿亮不禁感叹:“这里是懂影视的!”
截至目前,实验区已入驻影视企业2135家,其中8家排名全国前十,涉及后期制作、人才培养、版权保护、发行、交易、投资等影视全产业链。入区企业主投或参投的作品,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白玉兰奖等国家级大奖,总数超200部。
横店数字虚拟摄影棚
现代戏夜景秒切
雪地场景拍摄
电影拍摄现场
环形屏幕区域
虚拟摄影棚大楼
扬帆起航
“横店出品”破圈出海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海外的观众们围坐在荧屏前,屏息以待《墨雨云间》的播出。随着影视剧的展开,他们时而为剧中角色的悲欢离合而动容,时而为那些精妙绝伦的武打场面而惊叹……“横店出品”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东方的深情与热血。
△《墨雨云间》上线海外平台
《墨雨云间》出品方欢娱影视,成立于2012年,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浙江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在横店我们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创作出更多品质之作,在这里所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欢娱影视总经理杨乐说,政府用心的服务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践行创作,通过影视助推“华流”出海。
近年来,横店全力打造“横店出品”影视品牌,并依托省级文化出口基地平台,积极引导影视企业乘“一带一路”东风,搭建与戛纳等国外知名影视节会、影视机构和影视企业等推广或销售渠道,推动影视作品出海。
在横店的“安心护航”下,欢娱影视与40多家国际媒体集团、有线电视、OTT平台、流媒体渠道合作,将60多部影视剧发行到全球;通过延伸文化产业链,相关图书、服饰、数字文创、衍生品、美食等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实现了故事出海、非遗出海、IP出海。
△《延禧攻略》让绒花、缂丝等非遗技艺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今年3月,第28届香港国际影视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00多家展商,共商合作与发展。横店再次组团亮相,展出了入区企业的精品力作,介绍了横店影视拍摄基地的优质资源和独特魅力。
如今,横店通过搭建推广和销售渠道,与TVB、FOX、Netflix、HBO、VIKI、NHK、CJ ENM、Disney+等境内外平台保持长期友好合作,成功推动了众多影视作品出海,入区企业的作品远销美国、新加坡、日本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影视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贡献了横店力量。
此外,新丽传媒、欢娱影视、柠萌影视、欢瑞世纪等多家入区企业连续多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和浙江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热辣滚烫》《峰爆》《长津湖之水门桥》等40多部电影登陆海外院线,《鬓边不是海棠红》《传家》《尚食》等多个项目相继入选浙江省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名单;入区的九州、点众等微短剧头部企业打造了海外短剧App,正在开辟微短剧出海的“新航线”。
不断擦亮影视文化金名片
今年,是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20周年。20年光影交织,横店不仅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还形成了全国最为密集的影视产业集群,构建了最为完善的影视产业服务机制,为浙江创建文化大省提供了全域影视化的创新样本。
2004年,横店成为全国首个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20年来,实验区围绕企业集聚、人才集聚等核心要素,相继出台了30余个影视产业扶持政策,为打造全国最优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懈努力。
“横店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实验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区年销售收入从最初的0.3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95.62亿元,增长了527倍;年接待剧组数量从73个跃升至489个,增长了近6倍;入区企业数量从28家激增至2135家……这一组组数据,生动反映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20年来的蓬勃发展。
大力发展虚拟拍摄技术,是横店破解后期制作短板的重要举措。2021年,横店围绕数字化改革,率先启动横店影视文化大脑建设,先后推出了“横影通”“横好拍”“政企通”供应链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同时,实验区还积极招引重大科创平台。2023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华东创新中心成功落地;2024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交互与沉浸式呈现技术创新实验室正式挂牌……都标志着横店影视产业的科技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下一步,横店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影视文化产业变革,不断加强影视类科创平台建设与招引,孵化培养一批高新技术影视文化企业。同时,不断完善营商服务体系,为影视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全过程”服务。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加大对横店入区企业备案立项或主投主控影视精品的扶持力度,支持“横店出品”战略,引导影视企业持续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影视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开展生产创作,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影视高峰作品,让“影视+文化”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红利充分显现,依托影视作品持续让“华流”扬帆出海。
“一审:杜易 二审:胡帅 三审:蔡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