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秀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我市职工教育培训的意见与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东阳市人力社保局以政府补贴类培训为抓手,聚焦制度、市场、激励、问题四导向,优化部门职能权责,提升培训社会价值,突出培训资金使用效能,全面提升我市职工整体素质。
一、完善职业培训体系。积极倡导“入企即入校,招工即招生”的职业培训理念,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进劳动者就业适岗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升。完善出台《东阳市就业创业培训补贴实施办法》和《培训管理办法》,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模式,培训范围放宽至所有东阳常住人口,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岗前培训等。目前,东阳培训工作已全部实现市场化,全市有培训机构40多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培训机构20多家。积极搭建全市技能人才培训社会公共平台,通过统筹培训学校机构合理布局、推动完善培训机构培训机制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技能培训氛围等方式,全面清理我市各类培训学校的培训工种,并实施社会公开承诺制,规范各培训学校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每年选拔企业高层次人才外出培训,注重企业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2019年以来共培训25万余人次,发放培训补贴1.5亿元。
二、部门联动整合培训资源。东阳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体系,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电商培训、退伍军人培训等工作由专职部门统抓统筹,统一监管。为做好职业培训工作,我市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协调机制,形成市政府统一领导,人社局牵头主抓、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的工作格局。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工院校、企业大学、社会培训机构等多元互补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体系。拓展校企合作,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奖励政策,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提高技能促进就业的同时培育更多产业所需技能人才。近年来,联合各部门每年开展农民素质培训1万余人次、退伍军人培训300余人次、员工安全培训3000人次。
三、分类施训提升培训效能。点面结合分类推进,形成“终身培训”共识,逐步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家政、育婴等项目制培训;面向新型职业农民针对性开展农村素质提升培训;对新录用的贫困家庭子女(低保低边低收入家庭人员、脱贫人口)、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师傅带徒等形式开展。职业技能自主认定的试点企业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相结合、企业有需求和员工实际向匹配等原则开展培训,使企业一线员工都能取得相关技能证书,享受技能培训补贴。
四、落实技能人才相关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中共东阳市委 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服务赶超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委发〔2018]28 号)、《中共东阳市委 东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服务打造新时代强市名城的意见〉》(东委发〔2022〕18号)等政策,围绕技能人才提升奖励、住房保障、生活待遇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我局主要落地全市现有的技能人才相关政策:1、人才引育政策。对新全职引进到我市工作的首席技师或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引才补贴,分3年发放;2、人才津贴政策。对2022年1月1日(含)以后新全职引进和新自主培育的下列人才,在我市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高校、市属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全职工作期间按高级技师给予每月1000元、技师给予每月500元发放人才生活津贴,同一人才层级发放期限最长5年,由低级别晋升为高级别的按5年补足差额生活津贴;3、人才评选奖励政策。对在我市申报新入选金华市“八婺大金匠”“八婺杰出金匠”“八婺金匠”,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4、用人单位技能人才等级认定奖励。对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用人单位和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按新认定的高级工,给予每人2000元培养补助;对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含)以上、600人次(含)以上、200人次(含)以上的用人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5、对在我市全职工作并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工作满3年的首席技师、特技技师、高级技师、技师分别给予每人发放最高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人才购房券。
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进一步提升培训质效,高质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致富增收稳就业作用。
再次感谢您对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杜黛,联系电话:86622745
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20日
一审:韦航航
二审:司松松
三审:单贵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