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关于对东阳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4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6-13 17:39 来源: 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 ] 浏览次数:

赵慧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以稳就业为目标,聚集重点群体,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通过开拓就业渠道、构建高质量培训体系、完善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等举措积极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一、完备就业创业政策帮扶体系。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东政发〔2016〕12号)、《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东政发〔2018〕100号)、《东阳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企业吸纳社保补贴等就业创业政策。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在本市首次创业(含经认定的网络创业)的,可申请不超过50万元的贷款。小微企业招用特定的重点人群人数达到企业现有职工总数15%(超过100人企业达8%)以上,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每人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2023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64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54万元,发放就业困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45.75万元,惠及2034人;发放企业吸纳社保补贴123.13万元,惠及企业101家,真金白银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二、构建高质量就业培训体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培训质量促效益,完善出台《东阳市就业创业培训管理办法》《东阳市就业创业培训补贴实施办法》《东阳市就业培训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等,培训范围由最初的面向城镇失业人员扩大至所有在东阳就业、创业、居住人员;培训模式由政府主导到社会自由选择的市场化模式转变。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工院校、企业大学、社会培训机构等多元互补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对重点群体开展就业培训,对新录用职工开展岗前培训,有技术基础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定岗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帮助培养重点群体成为具备岗位技能、专业知识的职业化产业工人。2023年共开展职业培训3.6万人次。

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助推重点群体创业。目前全市建有13家创业孵化基地,4家金华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2家金华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入孵创业实体1031家,带动就业6172人。2023年新创建一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浙兴电商创业园。立足影视特色,打造全国唯一一家以影视产业为特色的创业孵化园—“横店影视文化孵化园”。创业孵化基地配套商务中心、物流点、公寓、健身设施等硬件,通过税收、贷款、用房等优惠政策,吸引一批电商入驻。高标准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定期组织东阳创业园区经营者前往义乌、金华等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吸取先进地区在活动组织形式、企业综合服务等方面好的做法,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多方位宣传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加强与市场监管、经信、税务、金融部门的联系合作,与在东高校、乡镇街道、重点行业企业建立起统筹协调机制,将就业创业政策与经济政策、引才引智政策有机结合,开展政策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宣传活动,综合运用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现场进行咨询问答,运用报刊、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提高政策宣传力度,使政策更好助推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二、加强创业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开设创业资讯、金融服务、创业项目、导师咨询等模块,为重点群体所关注的创业政策、融资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提供“一条龙”服务。成立以知名企业家、高校教授为主体的创业导师服务团,采取结对帮扶、在线咨询、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加速创业项目的孵化发展。

三、继续做好职业培训工作。计划全年完成职业培训2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7000人次,企业岗位技能培训4000人次,失业人员培训1200人次,创业培训800人次,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7000人次。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致富增收稳就业作用。

再次感谢您对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杜黛,联系电话:86622745     

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20日

一审:韦航航

二审:司松松

三审:单贵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