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红木何以制胜? 诚信是永远的“必杀技”

发布日期:2024-07-0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东阳日报


从家庭小作坊到红木家具大型生产企业,从默默无闻到专卖店开遍全国……自1997年创办以来,李忠信红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传奇。无论是处于行业发展的高峰还是低谷期,李忠信红木都能紧抓发展机遇,做到年年有增长。

企业发展稳步推进,李忠信红木自有其独到之处。“我们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一个‘信’字。”李忠信红木董事长李忠信说,诚信在李忠信红木无处不在:对消费者诚信,为其提供优质产品;对员工诚信,保障工资待遇,与其共进退、同发展;对经销商诚信,帮助他们拓市场、增利润。

“信不孤,必有邻;以信经商,商道焉能不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俞德明的这句题词不仅挂在李忠信的办公室、会客室里,也挂在李忠信红木在全国各地的专卖店里。通过日复一日地践行,“信”文化已然内化为企业的底色和基因,引领李忠信红木向百年企业奋进。

品质为先,推进放心消费

曾经,有一名来自青岛的客户在李忠信红木购买了150多万元的家具。在一次回访中,李忠信发现其中一张沙发的凳脚存在高低误差,虽不影响使用,但他当场决定免费为客户更换,并承担所有相关费用。提供优质产品,是李忠信对每名消费者的承诺。

每周一,李忠信红木都要举行生产例会,解决工厂和各专卖店反映的质量问题,每月对工匠进行考核,评选出“质量之星”,要求他们将每个环节的生产标准铭记于心;建立追责制度,产品的每一项质量标准检查责任到人,质检部门直接由公司董事长主管。该公司还定期举行“质量月百日大会战”,通过100天的“集中攻坚”降低生产出错率,实现产品质量再提升,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李忠信红木机加工中心的成立,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替代了部分人工制作,生产成本下降,产品品质提升,于是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进入消费者家中。

李忠信红木的每一件家具,都贴有一张产品合格证,上面有中国红木制品溯源保真产品码。作为最早一批使用ERP系统的红木企业,李忠信红木将溯源系统与ERP系统连接,将家具从原料、生产、流通到销售各环节的动态信息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消费者。2022年,该公司加入东阳木雕红木家具溯源防伪体系,给予消费者双重保障。

优化管理,与员工共创共享

每年年初,员工流失、返厂不及时等现象是许多红木家具企业碰到的难题。二十多年来,李忠信红木从未遇到过“用工荒”,这与该公司完善的员工管理和培养制度分不开。

言必信,行必果。在公司内部,凡对员工承诺的事情,李忠信都一一兑现,如员工的工资奖金、住房补贴、工龄奖、外地员工车旅费等,他都及时发放、报销,即便在企业最困难的创业初期,他也百分之百履行对员工的承诺:“哪怕砸锅卖铁,也绝不拖欠员工的工资。”

“员工被认可了,才会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分子。”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李忠信红木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员工晋升制度,员工只要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就有机会得到提拔。

李忠信红木定期进行月度考核,通过综合月度考评结果进行年度评选,并举办表彰大会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认真的员工进行处罚,奖罚分明。另外,还设有工龄奖励制度,奖金逐年增加。

2013年,李忠信红木实施股份制改造、开设分厂,截至目前已开设8个分厂。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员工“当家作主”,原本的家族企业变为员工大家的企业,这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李忠信红木还积极推行“三化”建设,即企业学校化、领导导师化、团队家庭化。员工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从事何种工种,都要参加学习。学习内容大到企业文化,小到零件加工。在公司里,学习氛围浓,家的氛围浓,团队和谐融洽。

拓宽渠道,赋能经销商

在李忠信红木会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张经销商的合影。2011年,合影中经销商人数约50人,到如今已壮大至300多人。经销商人数逐年增加,最初的那批经销商依然紧紧跟随公司。

“经销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不能把货卖给经销商后就不管了。假如有一天他没钱赚,迟早会跟我们分手的。”李忠信说,近年来,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经销商按照老方法做生意已经行不通了,中信红木开始谋划如何拓宽销售渠道,帮经销商卖货。

2018年,李忠信红木成立新零售部门,此后每年投入数百万元,把线上的客户引流到当地终端门店,为各地的经销商服务。同时,李忠信红木商学院开展线下帮扶,学院导师赴各地专卖店提供驻店指导。

2020年至2022年,李忠信红木“线上引流+线下帮扶”的模式帮经销商顺利渡过难关。许多门店的销售业绩逆势上扬,被传为佳话。

一路走来,李忠信红木可谓亮点纷呈,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木雕红木家具龙头企业,通过“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先后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东阳市市长质量奖”“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连续11年获评“东阳红木家具行业龙头企业”。




李忠信红木何以制胜? 诚信是永远的“必杀技”

发布日期:2024-07-0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东阳日报


从家庭小作坊到红木家具大型生产企业,从默默无闻到专卖店开遍全国……自1997年创办以来,李忠信红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传奇。无论是处于行业发展的高峰还是低谷期,李忠信红木都能紧抓发展机遇,做到年年有增长。

企业发展稳步推进,李忠信红木自有其独到之处。“我们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一个‘信’字。”李忠信红木董事长李忠信说,诚信在李忠信红木无处不在:对消费者诚信,为其提供优质产品;对员工诚信,保障工资待遇,与其共进退、同发展;对经销商诚信,帮助他们拓市场、增利润。

“信不孤,必有邻;以信经商,商道焉能不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俞德明的这句题词不仅挂在李忠信的办公室、会客室里,也挂在李忠信红木在全国各地的专卖店里。通过日复一日地践行,“信”文化已然内化为企业的底色和基因,引领李忠信红木向百年企业奋进。

品质为先,推进放心消费

曾经,有一名来自青岛的客户在李忠信红木购买了150多万元的家具。在一次回访中,李忠信发现其中一张沙发的凳脚存在高低误差,虽不影响使用,但他当场决定免费为客户更换,并承担所有相关费用。提供优质产品,是李忠信对每名消费者的承诺。

每周一,李忠信红木都要举行生产例会,解决工厂和各专卖店反映的质量问题,每月对工匠进行考核,评选出“质量之星”,要求他们将每个环节的生产标准铭记于心;建立追责制度,产品的每一项质量标准检查责任到人,质检部门直接由公司董事长主管。该公司还定期举行“质量月百日大会战”,通过100天的“集中攻坚”降低生产出错率,实现产品质量再提升,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李忠信红木机加工中心的成立,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替代了部分人工制作,生产成本下降,产品品质提升,于是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进入消费者家中。

李忠信红木的每一件家具,都贴有一张产品合格证,上面有中国红木制品溯源保真产品码。作为最早一批使用ERP系统的红木企业,李忠信红木将溯源系统与ERP系统连接,将家具从原料、生产、流通到销售各环节的动态信息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消费者。2022年,该公司加入东阳木雕红木家具溯源防伪体系,给予消费者双重保障。

优化管理,与员工共创共享

每年年初,员工流失、返厂不及时等现象是许多红木家具企业碰到的难题。二十多年来,李忠信红木从未遇到过“用工荒”,这与该公司完善的员工管理和培养制度分不开。

言必信,行必果。在公司内部,凡对员工承诺的事情,李忠信都一一兑现,如员工的工资奖金、住房补贴、工龄奖、外地员工车旅费等,他都及时发放、报销,即便在企业最困难的创业初期,他也百分之百履行对员工的承诺:“哪怕砸锅卖铁,也绝不拖欠员工的工资。”

“员工被认可了,才会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分子。”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李忠信红木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员工晋升制度,员工只要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就有机会得到提拔。

李忠信红木定期进行月度考核,通过综合月度考评结果进行年度评选,并举办表彰大会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认真的员工进行处罚,奖罚分明。另外,还设有工龄奖励制度,奖金逐年增加。

2013年,李忠信红木实施股份制改造、开设分厂,截至目前已开设8个分厂。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员工“当家作主”,原本的家族企业变为员工大家的企业,这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李忠信红木还积极推行“三化”建设,即企业学校化、领导导师化、团队家庭化。员工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从事何种工种,都要参加学习。学习内容大到企业文化,小到零件加工。在公司里,学习氛围浓,家的氛围浓,团队和谐融洽。

拓宽渠道,赋能经销商

在李忠信红木会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张经销商的合影。2011年,合影中经销商人数约50人,到如今已壮大至300多人。经销商人数逐年增加,最初的那批经销商依然紧紧跟随公司。

“经销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不能把货卖给经销商后就不管了。假如有一天他没钱赚,迟早会跟我们分手的。”李忠信说,近年来,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经销商按照老方法做生意已经行不通了,中信红木开始谋划如何拓宽销售渠道,帮经销商卖货。

2018年,李忠信红木成立新零售部门,此后每年投入数百万元,把线上的客户引流到当地终端门店,为各地的经销商服务。同时,李忠信红木商学院开展线下帮扶,学院导师赴各地专卖店提供驻店指导。

2020年至2022年,李忠信红木“线上引流+线下帮扶”的模式帮经销商顺利渡过难关。许多门店的销售业绩逆势上扬,被传为佳话。

一路走来,李忠信红木可谓亮点纷呈,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木雕红木家具龙头企业,通过“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先后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东阳市市长质量奖”“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连续11年获评“东阳红木家具行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