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本地信息

南市街道用心用情书写民生实事答卷

民生答卷有厚度 幸福生活有温度

发布日期: 2025-01-22 15:08 来源: 歌画东阳客户端 字号: [ ]

记者 张延宁 摄影 马鑫鑫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竿。2024年召开的南市街道第二届议政会第五次会议,票决产生了街道共富项目、槐堂初中迁建前期项目、公路两侧风貌提升项目等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一年来,南市街道铆足干劲抓落实,一心一意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幸福生活更有温度。

村里建起农贸市场 方便买菜也富了口袋

“这边是熟食铺,这边是蔬菜摊……”近日,在南市街道南溪村农贸市场,南溪村村委会副主任杜耿华指着一排排刚造好的水泥台面介绍道。该项目是南市街道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周边村民共有的“菜篮子”。

南溪农贸市场内部

南溪农贸市场共上下两层,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一层设有27个摊位及商铺,贩卖食材涵盖猪肉、牛羊肉、豆腐、蔬菜、熟食、水果等。二层可出租给手工活批发等个体工商户使用。“以前露天市场卖的大多是村民自己家种的蔬菜,种类比较单一,想买熟食之类的食品需要跑到外面的超市,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种食材,方便不少!”村民杜阿姨开心地说道

“过去,村民摆摊卖菜都是在村综合楼前的空地,影响村容村貌不说,车辆往来也存在安全隐患。”杜耿华说。为了改善该状况,为村民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购物环境,南溪村于2021年开始策划改造该露天市集,统一规划至楼房内分区管理。2022年8月,项目正式启动建设,经过紧锣密鼓的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等环节,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建设完毕,正处于招投标环节,预计春节前正式启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市级共富项目,该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后,将给南溪村、上朱村、贾宅村、官清岭村、岘峰村等,以及街道“百镇共建强基”结对的磐安县双溪乡发放一定比例的分红,让农贸市场不仅成为村民的“菜篮子”,同时也是“钱袋子”。“我们将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大家买得顺意、吃得放心,让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杜耿华说。

15天完成农户签约 槐堂初中迁建项目跑出加速度

1月20日,发布征地预公告,划定征地红线;5月22日,发布2号征收公告,公示涉及农户名字和征地亩分;7月1日至15日,组织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10月24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2024年,槐堂初中迁建项目征地工作进展顺利。

作为东阳乡镇初中的“标杆”,槐堂初中近年来教育质量保持高位稳定。然而,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校园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此,打造一所现代化、标准化的新校园迫在眉睫。

槐堂初中迁建项目选址于南市街道上槐堂村南面地块,项目用地面积约603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4078平方米。根据规划,新校园将建设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食堂、体艺馆、宿舍楼、地下室及附属工程等设施,以满足48个教学班、216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同时,学校将在地下停车场打造专门用来接送孩子的服务区。

街道干部实地开展槐堂初中迁建项目征地工作

征地工作是槐堂初中迁建项目的关键环节之一。为确保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南市街道成立专班,街道干部与村两委干部积极走访村民,与他们沟通协调,耐心解释征地政策和补偿标准,并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在签约工作开始后的短短15天内,就基本完成了农户的签约工作,为槐堂初中迁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即将进入施工阶段。

“教育是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幸福指数的‘民生面孔’。我们要做好基础保障工作,让大家能尽快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南市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公路两侧焕新颜 市民出行入目皆景

近日,驱车行驶在217省道南市街道辖区路段,入目可及的是平整的道路,美观的绿化,以及不时闪过的点缀在田园中的景观。南市街道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公路两侧风貌提升项目已初显成效。

217省道旁景观节点

南市街道地处东阳市中部偏西南区域,是我市交通项目建设主战场,有杭温高铁、金义东轨道交通、315省道、义东高速等多条交通要线经过。“作为交通主要门户之一,南市平时的车流量很大,因此给外界营造一个美观的出行环境尤为重要。”南市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力发展交通建设项目的同时,南市街道持续推进公路两侧风貌提升项目,通过深化“三改一拆”行动,全面提升道路沿线环境,巩固治违拆违成果。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公路两侧环境整治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农户的乱搭乱建问题。为此,南市街道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和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养殖户及农户面对面交流,耐心讲解违章搭建的危害,包括安全隐患、影响城市形象以及对未来土地规划可能造成的阻碍等,使农户深刻认识到拆除违章搭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街道协助农户进行合法合规的设施建设,比如指导他们申请合法的建设许可,提供必要的建设指导和技术支持,最大程度确保农户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南市街道还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通过定期巡查、“回头看”等方式,确保违章搭建问题不反弹。

在路边空闲的地方,南市街道投资100余万元进行景观氛围营造,结合高铁、轨道交通、公路等“南市元素”,设计文化景观,丰富公路两侧的风貌,提升城市形象,为过往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