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政务活动

公共文化场所发出“春季文化盛宴”邀请函

发布日期: 2025-03-24 09:09 来源: 东阳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号: [ ] 浏览次数:

春日暖阳倾洒,东城的花草树木抽出新芽,开出朵朵繁花的同时,市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也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气如春日新芽般节节攀升,成为市民休闲、求知、赏艺的热门打卡地。

超两万人关注,市文化馆公益培训班火爆开课

14日上午,江滨文化中心大厅内人来人往,市民马格格一早便前来确认报名资格,并参观了教室。“平日里我时常和好友一起参与时装表演活动,这次听说市文化馆有免费艺术培训班,立刻报名了旗袍秀课程。很幸运,我抽到了名额。”她兴奋地说道。

马格格口中的课程,是市文化馆近期推出的“艺美东城”2025年春季公益培训班。据悉,本次春季公益培训班共设22门课程,涵盖器乐、舞蹈、声乐、美术等多个领域,总共提供457个免费名额,报名开放4天时间吸引超2万人次市民参与。在报名时间比以往缩短的情况下,总报名人次却同比增长96.6%,所有课程在报名开启后不到半小时均达到了开班人数,最火爆的瑜伽课程报录比为13:1。

对于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市文化馆馆长任蓉蓉虽有心理准备,但仍感到超出预期,“我们的公益培训班一直非常受欢迎,这充分体现出市民对文化艺术活动的需求和热爱。这也是促使我们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动力。”任蓉蓉说。

本次春季班与去年秋季班相比,新增了7门课程,包括成人拉丁、软笔书法等,不仅丰富了培训班的课程体系,也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市民需求。“针对白天没有时间参与活动的上班族和年轻人,我们延续传统,开设了10门夜课。”任蓉蓉介绍道,市文化馆还将开设咖啡、插花等短期课程,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来。

在师资团队方面,市文化馆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仅有来自广厦大学、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资深教师,也有前期通过社会招募的专业教师,确保每一门课程的学员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能够学有所成。

近年来,市文化馆秉持“文化惠民”的宗旨,不断开展公益培训、文化下乡等活动,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推动文化艺术普及工作,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精神生活,助力城乡文化繁荣发展。

润物无声,走进市美术馆感受艺术的温度

3月15日下午,走进市美术馆,一幅幅书画作品静静地陈列于展厅,散发着浓厚书卷气息,右下角的作者姓名虽各不相同,但她们如出一辙地热爱着艺术事业。这是市美术馆举办的翰墨芳华·第二届东阳女性美术书法作品展。

“在平时走访东阳籍美术书法艺术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女性艺术家数量很多,于是借着妇女节的契机,以她们为主角举办东阳女性美术书法作品展。这也是我们第二次举办该展览。”市美术馆馆长金妙雄介绍道。本届展览征稿以来,我市广大女性书画爱好者踊跃参与,既有国家级、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有尚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多位东阳籍在上海、杭州等地的女性书画家也寄来作品。

该展览于3月7日开幕,为期一个月,展出第一天入馆人数便达到了2600余人次,受到公众的广泛好评。“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她们的作品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女性艺术家的力量,同时也鼓励更多年轻女性投身艺术事业。”金妙雄说。

在参展作者中,00后郭雪雯就是其中一员。“我觉得这样的展览特别好,可以让大家看到女性对艺术事业的热爱和思考。在看展的过程中我也感到十分震撼,家乡有这么多优秀的女性艺术家,东阳的艺术事业有着蓬勃的生机。”本次展览中,她带来的作品是《高原一家》,灵感来源于她游历西部地区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产生的思考。对于艺术事业,郭雪雯的形容是“艺术滋养着我”,从小便热爱艺术的她,感受着艺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也想把这份影响回馈给家乡,“东阳的本土文化大有可为,例如本次展览的举办地卢宅的古建筑,也是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未来我会尽自己所能描绘家乡的一草一木,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

市美术馆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战略目标,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艺术普及与创新为核心,积极开展展览策划与实施、公共教育与推广、学术研究与交流等各项工作,去年市美术馆本馆围绕“一月一展览,月月不相同”举办了14场不同主题的展览,入馆人次达24万。

到市博物馆开启历史文化对话

近日,走进市博物馆,已展出两月有余的“佳偶天成——八婺婚俗文化展”依然火热,不少市民漫步其中参观游览。“有好多是我小时候看到的婚嫁用品,现在居然还能看到。”市民蒋月芳是60后,和家人一起前来参观游览,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展品。

本次展览分为金玉良缘、之子于归、喜事新办3个单元,较全面地展现了婚姻习俗从古到今的社会延续和演变,共展出文物、红妆、史料和近现代家具等共150余件(组)。

为何要办这个展览呢?市博物馆副馆长傅燕芳介绍,灵感源于台州的一个红妆展。“去年3月份,我偶然间得知台州有一个红妆展,于是特地前去参观。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婚俗传统,正好我们馆里有20余件婚俗文化相关藏品,就想着能不能把东阳的婚俗也做成一个展览。”

说干就干,有了初步设想之后,市博物馆立刻着手实施。要做成一个展览,20余件藏品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市博物馆面向社会征集相关藏品,得到了市民、藏家,以及周边区(县、市)博物馆的支持。两个月后,八婺婚俗文化展成功落地,向公众展示八婺地区的婚俗文化。

“为了让市民更直观地了解婚俗文化,我们在展品的选择和陈列上做了精心设计。”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韦倩莹介绍道。例如,铜镜展品展示不仅介绍了铜镜在古代婚礼中的象征意义,还生动地讲述了“永结同心”“破镜重圆”等成语背后的故事;东阳婚俗的展示则系统地呈现了从婚约到迎娶的完整流程,通过实物展品、图片和文字说明,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传统婚礼中的各个细节,比如“纳采”“问名”“纳吉”等环节的具体内容。展览持续到3月30日,其间,市博物馆还推出系列互动体验活动。

去年,市博物馆围绕藏品保护、展览策划、教育推广、文化交流等核心板块,致力于挖掘、传承与弘扬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群众“乐”起来,共举办各类主题展览6场,吸引了21万余人次参观游览。

一审:张浙峰

二审:包周平

三审:葛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