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最热词】乡村共富丨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向东:培育乡村新业态 共享田园助共富 | ||||||||
|
||||||||
记者 胡媛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乡村发展需要持续探索新路径,将特色产业作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提起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向东深受鼓舞。去年,他深入乡村走访调研,持续关注耕地、粮食、农民收入、乡村文化等多方面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建新房、修新路,而是要让乡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王向东看来,乡村振兴既要做好基础设施的“面子”,更要培育产业发展的“里子”。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共享田园正是我市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优秀范本。 王向东说,随着气温回暖,寀卢村、八里湾、白溪江等共享田园都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以城东街道寀卢村共享田园为例,作为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它不仅种植粮食,还注重风景打造,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观光打卡。 近年来,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寀卢村共享田园又新增了“乡野卢缘”主题乡村休闲园、农业科技馆等,成为不少学校开展研学活动的好去处。“研学市场潜力巨大,但需更专业化。”对此,王向东建议乡村可与教育部门合作,设计符合课标的自然教育课程。作为东阳木雕金华市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他还提议可结合东阳木雕、竹编等传统手工艺,推出“农耕+手作”特色研学,实现特色化发展。 从“共享田园”到“共享共富”,在王向东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赋能。对于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他建议要立足各村实际,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每个村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关键是要找准定位。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 “作为人大代表,我会继续当好群众的‘代言人’,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市两会上,把好的政策送进村里。”王向东还希望乡村能够保留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