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东阳文旅市场以一场“时空穿越”大戏强势出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重点A级景区接待游客87.26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文旅消费呈现“多点爆发、全域开花”的繁荣态势。市文广旅体局创新推出"穿越吧,东阳!"主题系列活动,通过4大沉浸式场景打造、20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联动,成功点燃游客热情,成为长三角地区短途游的热门目的地。
沉浸式“飙戏”火爆出圈 创新玩法受热捧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以“影视+互动”的创新玩法吸引了超65.96万人次游客。其中,清明上河图景区推出“九大片场”互动体验,游客可化身“霸总”拍戏,在“宋潮摇滚片场”斗舞,或与NPC即兴飙戏,感受古今交融的沉浸式游玩体验。明清宫苑景区则结合《甄嬛传》IP,推出“甄嬛回宫·非遗焕新”活动,游客可赚取“金瓜子”闯关冷宫,同时体验非遗手作,吸引众多剧迷前来打卡。
“NPC演员的专业表演让我们完全沉浸在剧情中,这种互动体验比单纯游览有趣多了!”来自杭州的游客王凡兴奋地表示。多位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视频,记录下与NPC飙戏的精彩瞬间,其中#横店片场发疯指南 #横店穿越时空的旅行 等话题多日登上热点话题。
古今碰撞激活消费 年轻游客占比高
在卢宅景区,非遗与烟火气碰撞出别样火花: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市民游客们或手捧东阳特色拍拍饼,或品尝着清凉爽滑的择子豆腐,与此同时,精彩纷呈的非遗集市为这场文化之旅增添了更多韵味,东阳竹编、针刺无骨花灯、土布、陶艺等十余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通过"展示+体验"的创新模式吸引游客参与。
肃雍堂内,沉浸式古乐表演在明清建筑中回荡;“大树下的音乐汇”更是以流行乐队燃动夜场,传统与潮流的碰撞吸引年轻游客占比达65%。此外,从精巧的竹编器具到绚丽的针刺花灯,不仅让游客爱不释手,更通过沉浸式互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据统计,假期卢宅景区日均吸引游客约3万人次。
在中国木雕城,场景则“画风突变”穿越到了二次元世界中,痛车展、动漫集市等活动吸引众多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来到现场打卡“集邮”。走进展区,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异次元世界——炫酷的动漫痛车整齐排列,车身绘制的精美动漫角色栩栩如生;热闹的动漫集市里,coser们身着精致华丽的角色服装穿梭其中,引得众多二次元爱好者驻足拍照。据统计,木雕城漫展成功吸引并联动博物馆游客及木雕城消费者,累计吸引共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住宿、交通及餐饮等综合消费300多万。
乡村旅游同比激增130% 亲子研学成新宠
这个假期,乡村游同样人气满满,成为东阳文旅市场的新亮点。市民游客在虎鹿镇,“穿越”四大古村打卡民俗非遗项目,赏民俗表演、逛非遗茶市、体验古风妆造,感受传统村落的烟火气和慢时光;在花园天香湾景区,逼真恐龙模型引得亲子家庭驻足互动,大小朋友与“哪吒”“敖丙”同游景区,观看变脸、喷火等特技表演,现场惊呼不断;在梨川漫谷,互动表演、高空玻璃栈道、滑板车等游玩项目吸引超2万人次游客,“欢乐五一”杂技秀更是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及年轻游客参与,实现门票总营收达100万元;此外,湖溪八里湾趣野田园“欢乐趣野游”,寀卢农博园“春日奇遇秘境寻章计划”以及六石白溪江共享田园的田园拾趣节……据统计,五一期间,我市各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人次超19.15万,同比增长128%。
场馆活动“不打烊” 3万市民“为文化赴约”
五一假期,全市文化场馆推出的活动亮点频出,提升市民游客体验感。市博物馆开展“瓷韵匠心”等系列亲子活动,中国木雕博物馆举办竹编手作等活动并推出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两馆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其中,木雕博物馆单日最高接待游客3200人次,创历史新高;非遗街区“多彩五一 邂逅非遗”市集吸引约3万人次,十余项非遗展示展销与体验活动备受市民及游客青睐;市图书馆开展展览、绘本课堂等1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市文化馆“文艺赋美”主题活动在卢宅景区、东阳江滨、横店万盛街等点位打造多元文化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带去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市美术馆“伏尔加河的回声—俄罗斯油画作品展”聚焦俄罗斯油画艺术,展出的高品质画作吸引了近1.2万人次观摩;东阳剧院邀请海宁皮影艺术团,为现场观众带去了一场传统文化的 独特体验,演出收获热烈反响……多样文化活动为假期增添浓厚文化氛围,吸引超3万市民"为文化赴约"。
“五一成绩单印证了‘文旅+’跨界融合的潜力。”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文旅+"跨界融合,以更多元业态巩固"长假经济"向"常态经济"的转化成果。
一审:朱倩颖
二审:周智勇
三审:葛伟英